序跋丨《满月金黄 悬于静水之上:夏末十四行六十六首》序言:诗歌的形态与心灵的变迁

2024-02-20 09:3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640763) 扫描到手机

□林莽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新诗潮席卷大地的涌动中,我突然有了一种厌倦之感。当某种艺术形态成为主流,它已不再令人期待并充满憧憬。那时,会引来众多一知半解或急功近利者蜂拥而上,蹭热点,赶时髦,那已经不再是一道优美的风景。

摆脱过分的社会政治情节,摆脱大家相似的审美心境,摆脱外在大于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寻找更贴近艺术本质的写作方式,让诗歌尽可能地回归本体,远离喧嚣和名利场,成为我当时的内心所求。1984年1月我曾写过一篇短文《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谈诗及审美意识的转化》,刊发在北大五四文学社编辑的《青年诗人谈诗》(1985年版)中。

我在文章中说:“是步入自然,还是以一个永远无法摆脱的受害者的面目,无尽无休地重复那些怨气;是用情感来审美,还是用原则去审美;是把艺术纳入所谓的道德规范或其他形式的社会习惯,还是还艺术以自由创造的活力,呈现她的灵感与沉思。这将决定一个人是走向艺术,还是背向艺术而去。然而这一问题还没有引起诗人们足够的重视,许多人还在问题文学,影射文学,象征文学中徘徊。他们那层‘色彩’在大自然的阳光之下,依旧无法褪去。因此我怀疑他们是否意识到了这些。‘悟’性之光应该发源于自身。”

这是38年前的一些想法了,那时我已经在有意识地脱离“朦胧诗”的群体,寻找一种更接近艺术本质的诗歌之路。也许因此,我错过了某些机遇。历史的舞台就是这样,超前或者滞后,都将会被遮蔽。因此叶橹先生在他的《独行者的孤寂与守望——论林莽的诗》一文中说:“林莽的不合群,使他有意无意地成为诗坛的独行者,而他踽踽独行的身影,恰恰成为观察他的诗歌艺术的独特性的最好参照。”是的,这是我的自主选择。就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用几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一脱离群体的转变,1985年前后,我写出来一批有自我特色的代表性的短诗作品。

后来有一段时间,我因受诺贝尔奖获得者捷克诗人塞弗尔特的启示,写了一些较长的,散点透视的诗歌,有一些也是我的代表作,如《秋天在一天天迫近尾声》《九十九页诗选、污水河和金黄色的月光》《雨中交谈》《秋天的眩晕》等。后来,我想不能一味地“散”下去,于是在1990年代初,就想用十四行的形式规范一下自己以前的写法。几年中,我完成了16首这样的诗歌,我感觉,诗歌是可以“戴着镣铐跳舞”的。这些并不规范的十四行的写作,只是为了让诗歌在精短和相对固定的结构中增加语言的含量,让其更具弹性。

近几年又有意无意地写了一些,20多年有了60多首,数量不多,但在我一向较少的写作中,它们占有了不小的比重。

我一直讲,诗歌是语言和情感的艺术,同时也应具有“有意味”的形式。在语言及表达方式上的变革,对一个诗人是时刻要关注的,这也是诗歌创作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以结集的方式将不同时段写作的,这些并不规范的十四行呈现给读者,是希望它们展现我对诗歌语言和形式的探讨,也希望引发大家对这些方面的关注与重视。

为了让这些压缩得较为紧凑的诗歌读得轻松一些,我配上一些简单的钢笔画和相关文字摘句,改变一下阅读的节奏,以期得到更好的交流。谢谢,每一位喜欢这本小书的读者,谢谢,为此书的出版、传播给予了帮助的各位朋友。谢谢。

《满月金黄 悬于静水之上:夏末十四行六十六首》

林莽  著

捧读文化丨南方出版社

林 莽

202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