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舌尖上的历史,揭秘食物背后的文化故事——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餐桌上的文化课”系列新书面世

2024-05-09 23:19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阅读 (91456)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秀丽

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神秘岛推出“餐桌上的文化课”系列新书。该系列图书共四册,分别为《南米北面》《荤素搭配》《茶余饭后》《烟火滋味》,从身边的美食出发,穿梭历史长河,介绍食材和烹饪方式的由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常识,包括各种作物的起源和传播、美食相关的历史典故、民间习俗等,是一套以美食为切入点,向孩子普及传统文化、传播食育观念的图书。

本书的作者安迪斯晨风,擅长用有趣好玩的写法向大众介绍科学与文化知识,联手插画师陈丽丹,通过深入浅出的叙述和轻松洒脱的绘图,为孩子带来富有趣味和收获新知的阅读体验。

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每天采集一些野菜野果,有时捕到或大或小的猎物,那就是一顿美餐了……后来,从拾起第一粒野生稻的籽粒开始,人们年复一年地努力,驯化繁育出今天的稻谷。稻谷脱去壳,便是大米,我们日常吃的米饭和粥,就是用大米做的。米作为中国人的传统主食,至今已经有上万年的历史了。中国人又特别擅长把生活和艺术结合起来,在“吃”这件事上充满创意:将米裹上一层箬叶,可以做成端午节时吃的粽子;将米饭煮焦或烤干、压实,就成了嘎嘣脆的锅巴;把稻米碾成粉蒸熟后压成长条形,就得到了米线或米粉;往糯米粉团里加入馅料,汤圆出现了;把经过捶打的熟米团压实,就有了年糕和糍粑;将米爆开,那就会得到如天女散花般掉落下来的爆米花……

中国饮食也讲究荤素搭配,在主食以外,肉类和豆制品提供优质的蛋白质,蔬菜提供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丰富的菜肴为我们提供了必需的营养。如今,我们能吃到丰富多样的蔬菜、肉类和豆制品,其中许多都是在漫长岁月中,逐渐走上我们的餐桌的。比如青椒炒蛋、西红柿汤、拌黄瓜这样的家常菜,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无论如何都吃不到的,因为青椒、西红柿、黄瓜都是后来才传入中国的。至于现在常见的猪肉,哪怕有苏东坡这样的“推广大使”,也还是到了明朝才逆袭成为中国人肉食中的主流。

“饮”“食”两个字密不可分,我们中国人的餐桌上,也总是少不了汤汤水水,无论是肉、菜煮成的羹汤,还是美酒佳茗,又或是浓滑香醇的鲜奶,都是我们饮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炎热的夏季,一杯清凉的冷饮下肚,能让人暂时忘掉暑热;凛冽的寒冬,喝一碗冒着热气的汤,能让人感受到暖暖的幸福。

“民以食为天”,而我们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也在这个过程中被塑造:在农耕劳作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任何投机或偷懒的行为都会造成直接的损失。农人们长年累月辛勤劳作,靠自己的双手丰衣足食。从中我们也能体会到踏踏实实做人的道理。种地依赖天气,要是发生气候灾害,就容易年谷不登。但即使天有不测风云,坚韧不拔的中国人也不会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农业生产是个系统工程,通常需要大家通力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的感情也更加亲密,社会更有人情味。从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中,农人总结出大自然的运作规律,安排出各种富有情趣的岁时节庆。每逢佳节,人们便将自己的劳动果实做成最可口的食品,以此表达对天地的感恩。

一部中国饮食文化史,也是一部科学技术进化史。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到犁铧、牛耕的发明及高产农作物的培育,再到现代的机械化耕作;从采集野蜂蜜到学会养殖蜜蜂,再到各种制糖技术的出现;从生吃鱼脍到学会烤鱼、蒸鱼、炸鱼、炖鱼……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与天斗、与地斗,经历了洪水、旱灾、狂风、蝗灾等自然灾害,栽培了数不胜数的粮食、蔬菜、水果,养殖了多种多样的牲畜、水产,发明了种类繁多的调味料,让餐桌变得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他们还发挥想象力,把自然界产出的各种天然食材,通过烹饪与加工,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这一切汇聚到一起,形成了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古到今,中国人在烹饪这条路上从未停下脚步。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开通后没多久,人们就将西域传入的芝麻榨成麻油,用来炒鸡蛋;唐朝时期,人们从印度学会更好的制糖方法后,立刻做出了更多的甜味糕点;辣椒虽然是到清朝才在全国普及,但人们很快就用辣椒做出了麻婆豆腐、回锅肉、麻辣火锅等辣味美食……还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现代美食,比如著名的川菜水煮鱼,最早是在 1983 年重庆地区的一次烹饪大赛上出现的;著名的新疆大盘鸡,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新疆长途货运司机喜爱光顾的路边小饭店开创的菜品。

社会在不断进步,中国饮食在不断发展。我们现在能吃到的食物,无论是在种类、营养上,还是在味道上,都是几千年前的祖先想都不敢想的。所以,一定要珍惜食物,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