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春矿场”追光,山科大“院士班”全员读研深造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金震 通讯员 任波
能源行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宋振骐班)以中国煤炭领域的第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命名,在山东科技大学,一群青年学子汇聚成“宋振骐班”,在青春矿场上奋力“追光”。今年6月,“宋振骐班”第一届本科生即将面临毕业。这个班共21位同学,全部考取研究生(部分学生硕博连读),继续在能源行业科研追光——这是山科大院士班上交的一份崭新答卷。
“我们就是要加入院士班”
“我要加入院士班,离我的偶像宋院士再近一点!”21岁的梁丽娟是个河北姑娘,四年前,她高考后被山科大录取,在学校发布“宋振骐班”选拔方案后,马上踊跃报名了。
她口中的“宋院士”就是山科大教授宋振骐,我国实用矿山压力理论学派的带头人。宋振骐把毕生精力投注到“矿山”“煤井”上,哪里有险情,哪里有难题,他就到哪里去战斗——为把采场矿山压力研究从定性推向定量,实现煤矿决策信息化、智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他名字命名的宋振骐班,定位是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等核心能力,综合素质高,具有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矿业科技领军人才。
和梁丽娟一样,把成为宋院士那样的人当成最大愿望的,还有20名同学。他们聚在一起,组成了“宋振骐班”。宋振骐院士在开学第一课,亲切而又语重心长的对他们说了四句话:“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有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要有科学的思想,要走解放思想、深入调查研究的发展道路。”宋院士以亲身经历,为全体同学上了一堂家国情怀课。60多年为梦想跋涉,他常年奔波在矿山生产一线,为我国煤炭事业的现代化和采矿科学理论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中坚力量;耄耋之年,仍然坚持下煤井,心里放不下的还是如何推进煤矿智能化研究。
“让每个人奋力追光”
建班伊始,山科大能源学院就期望培养出既有深厚学术底蕴,又有广阔国际视野的学者。学院党委书记卞西春说:“我们期望每一位学子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发展创造性解决问题和跨文化交流等关键能力;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推动技术革新、行业发展、社会进步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梁丽娟告诉记者:“学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我们班每位同学都配备校内校外双导师,在课程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指导。导师指导我们制定个性化发展规划,为我们提供学术资源,引导我们参加研究课题。”
能源学院副院长、“宋振骐班”班主任刘伟韬说,学院针对院士班传统教学进行了改革调整,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等多主体协同,推进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境内与境外、教学与科研多维度融合。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有益经验,实施“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模式。每位学生都有导师、专业核心课全部实行小班授课,集中优势学科资源,按照新工科建设需求,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等新技术内容融入教学,形成了围绕“人工智能+”的多元化育人模式。
如何让学生在祖国需要的行业艰苦奋斗?“爱国是最基本的底色,要让他们看到这行业的价值——让院士来谈心、让师哥师姐讲述自己的奋斗史”,四年来,院士班同学主持了“校友面对面”“行业成长论坛”,参与了“全国矿业学科高校同上一堂党史课”等多项交流活动。学生许秀男说,“当我们看到老师们在地下矿井搞生产,为煤矿工人生命保驾护航的时候,看到通过老师们的科研成果让一个个塌陷地变成了绿水青山的时候,没法不受到触动。原来不好意思说,现在可以说我们全班都有笃定青春誓言,坚定扎根矿山一线、勇做行业领军人才的信心。”
“没有实践就是空谈”
“到底需要如何锻炼人才?”院士班坚持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学院鼓励学生们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因为真正的知识不仅仅来自书本,还来自于实践和经验。学院党委副书记许琳说,“班里每个同学都参加过科创比赛,每个同学都参加过到矿区实践,每个同学都去过乡村企业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
班级刚组建不久,团支书朱培洋想带领着班级同学做一些事情,同学们刚开始接触专业知识对“卡脖子”的专业难题不知从何下手。在老师的协助下,他们依托“墨色乌金”煤炭科普实践社团先后来到了全国最大采煤沉陷区农光互补基地光伏小镇、山东能源集团鲁西矿业彭庄煤矿、李楼煤业等地进行实践,调研“卡脖子”专业难题之所在,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于“煤基固废难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变废为宝”的设计思路,设计了新型的绿色矿山建设方案。
这个班获得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竞赛、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等国家级、省级竞赛奖励共169项;在北京、济南、青岛等省市开展了“墨色乌金煤企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50余次社会实践活动,三年来走遍全国8省17市,行程14680余公里,形成调研报告21份……
毕业季马上来临,这个班的21名同学马上要奔赴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继续读研。“未来,相信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能源行业成为像宋院士那样艰苦奋斗的人,成为矿场中那一颗颗闪亮的星。”2020级宋振骐院士班辅导员周尚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