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作家周蓬桦作品入选全国高考语文试卷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秀丽
6月7日,2024年全国高考拉开大幕。随着第一门考试科目结束,高考作文题照例引发人们热议。与作文引发的“全民喧嚣”不同,阅读题往往选材名家而静水流深。四川、西藏等地区的考生会发现,一篇名为《霜降夜》的文章出现在2024高考全国甲卷语文试卷中。这是一道15分值的现代文阅读,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赏析,作者定居青岛的著名散文作家周蓬桦。周蓬桦现为山东省作协散文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曾获冰心散文奖、丰子恺散文奖、泰山文艺奖等奖项,出版十余部散文集及小说。
高考首日,周蓬桦接到了教育部考试院命题一处的电话,才知自己的散文《霜降夜》被选入了今年全国高考试题,“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周蓬桦表示,“多年来,我从事的是一种纯文学写作,与传统的写作保持谨慎的边界与距离,甚至有意识追求一种小众化的‘难度写作’。而全国高考试卷居然选中了这样的散文类型,说明大众对文学的认知品位又前进了一大步,这让一个文学从业者由衷感到欣慰。”
在周蓬桦笔下,“牛圈在屋后,小牛犊不时制造一点骚动,从那里飘来丝丝淡淡的尿臊气,但这并没影响大家浓酽的谈兴——叶子稀疏的板栗树梢上,始终挑着一弯残月。聊到十点多钟时,霜降开始了,夜幕陡然拉向纵深,只听得周围的芦苇秆在瑟瑟作响,白桦树枝在轻轻摇动,我身上很快起了一层细小的鸡皮疙瘩。”《霜降夜》记录的,是一场与乌乡农户的夜话。一个平平常常的夜晚,而当霜露落下,冬日将临,事情起了微妙变化:桌上的话题转向沉重,人们要为即将到来的风雪天做好准备。在这变幻不定的时间背景下,房东的小儿子收拾好行装,踏上去远方谋生的道路。周蓬桦表示,透过这篇散文的表象,可以读出暗藏其中的隐喻,“那就是无论如何,人类必然选择坚定脚步和无惧的目光,去迎接一个个未知的生活。”
而在今年4月13日,半岛都市报《朝花》副刊刊发了作家祝桂丽写的《遥远的回响——读周蓬桦新作<乌乡薄暮之书>》一文,《霜降夜》恰是周蓬桦《乌乡薄暮之书》七个散文中的一篇,最初发表于《中国作家》2024年第4期散文栏目头题,并很快被《散文海外版》等刊转载。祝桂丽写到:“在娓娓道来的叙事中,《霜降夜》散发浓郁的地域风味,木栅门、草叶、霜雪、几粒寒星、屋顶的炊烟,像梵高笔下的一组乡村油画,笔触奔放而心思细腻。当作家谈到昨夜与养桑蚕农户、种植薰衣草农户攀谈,乡村背景与气息立体全方位扑面而来。”
周蓬桦表示,《霜降夜》等一批“乌乡系列”作品的诞生,是亲历生活现场的馈赠。“那一年,我在这个被称作‘乌乡’的小镇居住了半月之久,此后又多次光顾,最终选择那里做了自己的生活创作基地。渐渐地,我与乌乡的人们结下不解之缘,了解到许多掌故传说,镇子周围大片的板栗树、桑葚树和各种中草药植物,各种作坊和种植园,还有我的一位拜把兄弟。通过这位兄弟,我陆续结识了镇上的裁缝、铁匠、木匠、泥瓦匠,巫师、游医、出马仙、算命师、理发师、入殓师,以及民间歌手、鼓手、唢呐手、老猎手、酿酒师、马贩子、牛贩子、驴贩子,油坊主、豆腐坊主、牧羊女,以及潜伏于草丛野地灌木深处的各种生灵野物……”这些小镇的人与物,都成为他笔下小众化的美文素材。
而对小镇的情有独钟,草蛇灰线伏脉于周蓬桦十多年前的一次草原自驾游,因为途中寻找加油站,车子拐进一片茂密的森林,却意外地成就了他与一个小镇的神秘邂逅,“眼前的物景令人疑惑,它陈旧的面貌让我想起童年,扶方向盘的手忍不住微微颤抖,我仿佛穿行在梦境之中:低矮的木头屋舍,河边的大风车,清澈喧响的河水,河岸上雪白的羊群,以及大片堆放在路畔散发着清香的松木柴,高高的树枝上的鸟巢和盘旋的乌鸦,蜜蜂的嘤嘤声和池塘边的野花;镇口的一座百年古庙还在,屋檐下的狗叫声雨声般淅沥,混杂着慵懒的织机与纺车声……周围的一切包括空气都是静谧的,时间仿佛是一块凝固的巨石,街上的人们迈动着迟缓悠然的步态,面容安详。”
周蓬桦说起当初际遇,称脑海里蹦出一个字:慢。他联想到米兰·昆德拉曾经在小说《慢》中的表述:“慢是幸福的标志。”米兰·昆德拉曾对大地上消失的事物深表惋惜,发出由衷感慨:“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啊,古时候闲荡的人到哪儿去啦?民歌小调中的游手好闲的英雄,这些漫游各地磨坊、在露天过夜的流浪汉,都到哪儿去啦?他们随着乡间小道、草原、林间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吗?”周蓬桦大概也有过如此探问,而在“乌乡”小镇,他无疑找到了这种慢生活的乐趣和幸福,最终浸淫为满含隐喻与意象的美文系列——《乌乡薄暮之书》。
具体谈及《霜降夜》的写作,周蓬桦说,自己写了自然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以及人与生灵的关系、人在时间里的美德操守等,“我想,无论未来的写作如何发展变化,也要让眼睛紧紧盯住人物,盯住人在时代中的坚韧、美善与精神纹路。”毫无疑问,在周蓬桦笔下,乌乡是一个“虚无的实境”,而《霜降夜》寄托了他对生活最素朴的希望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