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丨论《山东人的云南血脉》一书出版的意义

2024-06-17 16:14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41517) 扫描到手机

□吴光范

一、揭开历史之谜的学术巨著

自明代以来,山东省胶州半岛和东北等地的“小云南”移民世代薪火相传,称其祖籍地在云南的“小云南”,而学术界对“小云南”究竟在何地说法不一,莫衷一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数十年间,为揭开此谜,在山东、东北等地的“小云南”人后裔的热烈期盼、苦苦探索下,在全国广大学者的共同努力和新闻媒体的热情支持、积极参与下,在山东和云南等省领导的关心、推动下,特别2014年云南省代表团到山东考察,山东领导谈及《云南日报》报道的《小云南:胶东人的祖籍地》等文,回昆后有关领导作出批示,《云南日报》率先行动,除连续登载有关文章外,并由《春城晚报》与《半岛都市报》开展了“山呼海应”的联合实地采访报道,推出了影响较大的《"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后人的寻亲路》和青岛市旅游协会会长、青岛银海集团董事长辛华龙带领青岛考察团到鹤庆县辛屯镇新登村委会辛营村寻根等报道,推动了青岛市与大理州2017年两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曾在山东、云南任职的省领导刘慧晏同志,对此十分重视,在他亲自安排、联系和推动下,以山东著名学者刘德增(民进山东省委副主委、齐鲁师范学院副院长)、王钧林(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院长、山东省大舜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东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为主编,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作序的100多万字学术巨著《山东人的云南血脉——明代云南移民山东研究》一书,于2021年1月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并在北京召开了新书发布会。该书是研究明、清历史补阙之作;是集全国研究“小云南”学者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具有历史学、地名学、古代交通学、人口迁移学、谱牒文化等多学科研究重要学术价值之作;是对“小云南”课题研究求真务实、正本清源、还历史真相,十分难得之作和重大阶段性成果。在此谨对主编刘德增、王钧林先生付出的辛劳和智慧,对刘慧晏、杨立敏、秦云鹏及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有关同志作出的努力表示由衷的敬意。

二、讴歌云南“小云南”移民不畏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

该书载入了移民研究、田野调查与记者采访、文献辑录、论文选集等四编。在移民调研中第一章明初大变局下的山东,记载了明朝燕王朱棣靖难之役、防止倭寇入侵的军事体制、洪洞树移民等,为明代云南移民山东的研究作了铺垫;第二章寻找云南与“小云南”移民,记载了“胶东半岛:云南与‘小云南’移民的分布”和“辽东半岛:云南与‘小云南’移民的再迁区”,把云南“小云南”移民一闯山东、二闯关东、屯戍海防、开发东北荒原的史诗般的故事呈现在人们眼前;第三章破解“小云南”之谜,记载了张其卓先生(辽宁省鞍山市原谱牒学会副会长、丹东市岫岩县教师、曾任丹东市文化局的领导)“是第一个作此努力的人。他说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从云南押送吴三桂旧部去盛京,途中在山西停留,又辗转到山东。遂有‘山西小云南’‘山东小云南’。”在“小云南”地望中载:“研究者越来越倾向于‘小云南’在云南”;在“云南与‘小云南’移民的祖籍”中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胶东半岛上云南与‘小云南’移民的主体是来自云南的军户。”其中载入了云南师范大学朱端强教授的考证:胶东半岛一带的云南与“小云南”移民,除了归建的山东卫所将士外,还有云南一带的犯罪充军和抗倭从云南征调的少数民族士卒;在第二篇田野调查与记者采访中,载入了《春城晚报》与《半岛都市报》记者邓建华、程权联合实地调查写出的《山东青岛之卫所篇》《青岛:与云南移民的历史根源》《青岛崂山有42%的村庄自云南迁来》《栖霞市三分之一的村庄都来自“云南”》《云南是我魂牵梦萦的祖籍地》《红岛韩氏:即便是魂魄也要“落叶归根”》《家传木板印证来自大理》《从祥云到巍山鸡头山:“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后人的寻亲路》《祥云实考》等多篇重磅报导;在第四篇《论文选集》之《“小云南”地望考证》,第一篇载入笔者《“小云南”之谜考释》和时任大理州白族文化研究院院长、副研究员赵润琴同志在白族课题研究中亲赴山东实地考查,用翔实的调研成果写出的令人信服的《山东“小云南”移民考》,该文说,她所带领的调查组“发现,云南‘小云南’移民村落密集地分布在胶东半岛地区,特别是在今青岛第一带的云南移民村落比较多。在原胶南市1104个自然村中,云南移民村落342个,占村落总数的30.98%。”载入了云南师范大学朱端强教授《<明初移民山东的云南地望考>商榷》:“我们就滇人迁鲁问题征诸史籍,初步发现明初以来确有云南人迁往山东和江浙沿海的种种记载,且与上引胶东两县家谱或口碑所言其祖先迁鲁的原因、方位和路线关系密切。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三种情况。(一)从军入鲁……(二)充军入鲁……(三)抗倭入鲁。”还载入了谭雨明、王玉珉、张方纲、鞠明库、胡子龙、龙圣、边百森、王砚天、吕杨、陈世松、张金奎、吕伟达、任银睦、侯文程、王群、朱光涌、张彩霞、刘梅村、王汉倬、战庆辉、郑海亭、张健、赵欣、张德玉等学者的论文,皆言之有据,异彩纷呈。

该书《论文选集》之《“小云南”地望考证》第一篇,为笔者《“小云南”之谜考释》,其中,《云南“小云南”形成时间考》中说:“故明洪武十五年间(1368-1398年)官修的《诸司职掌·礼部·主客部》所载‘小云南土官’、明《礼部志稿》所记‘明初云南设有小云南土官’,其时间应为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此为明代官方称云南县(今祥云县)为‘小云南’之最早者……称云南县(今祥云县)为‘小云南’的起止时间,上自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下至‘1918年为避免省县重名,以‘彩云南现,人以为祥意,改(云南县)为祥云县。’绵延时间长达536年,系特定时空、特定地域、特殊原因形成的。”通过大量史实考证说明“小云南”是“越南移民说”、“山西说”、“山东说”等均是不符合历史事实之论;在《山东、东北“小云南”移民族谱考》中,笔者列举了古今云南地名与上述族谱记载相符的20多个实证;在《小云南先祖来自云南考》中,论证了“‘小云南’先祖缘于各地军丁加盟的明朝征元30万大军。因他们到过云南,所以把云南说成是祖籍地 ”之说不能成立;“傅友德征滇大军,从洪武十四年入滇,至明永乐初年,来自全国各省的明军驻守云南长达20余年,妻室大部为云南土著之居民之女,第二代已长成,回迁山东之后,这些明军驻守云南人员及其子女便认定其祖籍地为云南”之说也不能成立;“‘小云南’人因家谱长久失修,误将云南作为祖籍地”等说法亦不能成立;指出“既然这些‘军户其祖籍地并非云南,大多数是江浙、安徽一带’,这些军户只会告诉子女,其父辈、祖辈长久的居住地、安息地在‘江浙、安徽一带’,只有到祖籍地‘江浙、安徽一带’才能凭吊祖先,如此代代相续,即使族谱失修,300年后修族谱也决不会‘因而只能凭借几代人的口头相传,称其祖籍地来自云南’”,故“小云南”人后裔所说的祖籍地云南,其先辈实为云南籍人。

总之,《山东人的云南血脉——明代云南移民山东研究》一书的出版,雄辩地说明胶东半岛等地的‘小云南’移民中的大部分确系来自云南,辽东半岛是云南与“小云南”移民的再迁区,至此尘埃落地,使“众说纷纭的小云南”之谜得以破解,山东与云南两省区对此课题的合作研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从而助推了大理州政府与青岛市政府于2017年11月14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关于加强旅游合作的框架协议,卓有成效地推动了两州市旅游、教育、人才交流等多方面的合作,为山东、云南两省增进友谊、交流合作、共谋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

明代云南“小云南”移民入鲁卫国抗倭,他们的后裔清代又闯关东开发东北荒野,与此同时,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投诚明军及平定“三藩”之乱后被遣送东北的吴三桂旧部中的云南籍军民,他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使昔日的榛狉之地成为了富遮之区,昔日之北大荒,后经历代不懈奋斗,变成中国的粮仓、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

山东鳌山卫博物馆还展出了云南“小云南”人在卫国抗倭中涌现出来的将军的业绩。据《明代鳌山卫指挥述略》载:“1985年版《即墨地名志》记载:‘据传,明代鳌山卫有18家指挥,其姓氏是:廉、卢、顾、朱、石、王、焦、牛、何、吴、成、唐、高、冯、周、越、开、杨。”,其中“鳌山卫吴氏,原籍系云南省临安府通海县秀山乡(现归属玉溪市管辖)。一世祖尧,明初从朱太祖转战南北,屡立战功,诰授鳌山卫指挥佥事,诰封明威将军,子孙世袭,居鳌山卫东门里。”“鳌山卫成氏,原籍云南省澄江府路南州(《明代鳌山卫指挥述略》原注:‘现为云南省澄江市路南彝族自治县,也称后村区’,笔者按:应为明代澂江府路南州,今为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始祖成达吴,跟随明太祖转战有功,诰授鳌山卫指挥佥事,诰封明威将军,居鳌山卫南门里、西门里两处家宅。”“鳌山卫陈氏,原籍云南省澄(澂)江府路南洲(州)。明洪熙元年(1425年),三世祖铨调任鳌山卫指挥佥事,敕封明威将军。到任管事后,阖家居住鳌山卫西门里陈家胡同。”成氏、吴氏、陈氏三家原籍云南,占18家指挥的六分之一,将军中云南籍比重如此之大,则屯垦军人中云南籍军民亦当不少。故“再由云南迁来即墨”的明军中既有大量“当年曾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后又随傅友德等远征云南”的江浙、安徽一带“军户”,也有“祖转战南北,屡立战功”的原籍云南的大量“军户”。因明军“远征云南”战斗激烈,虽不象唐朝李宓那样“二十万人弃之死地,只轮不返”,但也有大量阵亡和减员,为补充兵源,以“征丁”、“从军”、“屯垦”而使大量原籍云南人成为明军“军户”。上述文献记载的成达吴、陈铨“原籍云南省澄(澂)江府路南州”(今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吴尧“原籍系云南省临安府通海县秀山乡”(今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秀山镇),其所记府、州、县、乡镇与云南明代及现今地名完全吻合,可见,云南是上述明代鳌山卫指挥军官和大批屯垦军民实实在在的祖籍地,是古今云南行政区划的真实地名。

《山东人的云南血脉》的主编王钧林先生的后记中说:“本书作者群中,恰好有两位最重要的作者分别对此作出了贡献。一位是德增、主编、作者一身二任,他着重于从云南和‘小云南’移民的落脚地山东半岛入手做了调查研究的工作,本书第一编‘移民研究’出版在德增之手;另一位是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吴光范先生,他偏向于从云南和‘小云南’移民的始发地明清时期的云南和‘小云南’入手做了大量文献爬梳、参互考证的工作。他们二位一重‘原始’,一重‘要终’,且均能兼顾始终两端,收获甚丰,令人佩服。尤其是年高德劭的吴光范先生,对云南和‘小云南’移民问题从了解、关注到研究,前后持续三十余年,厚积薄发,为本书撰稿。先生之作,黄钟玉馨。”主编王钧林先生对笔者的点赞,实属鼓励和鞭策,自愧不如。

2017年5月26日下午参观明代云南移民荒草庵古遗址,在古银杏树下合影(左三为常州大学周有光语言学院教授吕杨,左四为云南师范大学教授朱端强,左五为笔者,左六为青岛银海旅游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辛华龙,左七为云南省大理州白族文化研究院院长赵润琴)。

三、开启继续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的新阶段

时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的白庚胜同志2019年9月18日在《山东人的云南血脉·代序》中说:“作为一个切入点,《山东人的云南血脉》课题乃是上述宏大社会思想背景下进行的一个重大文化行动,它开辟了我国地域文化关系比较研究的新天地,足以看成是继罗香林先生从事客家文化研究之后汉族文化研究的又一绝响。……这项课题研究及其成果极大地提振了像我这样滇云学人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让我深知积极有为才能为中华添砖加瓦。……这项课题研究的终极目的有待进一步深化,不能仅仅满足于回答一部分山东人中是否融合有云南血脉,还应深究融合有什么样的云南血脉、并对其政治、经济、文化意义作揭示,以助力于两地间在当代现实在条件下的合作、交往,其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白庚胜同志上述论断不仅指出了“小云南”移民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具有“继罗香林先生从事客家文化研究之后汉族文化研究的又一绝响”的重要意义,并对今后深入研究云南“小云南”移民课题寄予重望。笔者认为,下述几方面似可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切入点:

一是研究云南移民山东、胶东的建筑文化的交流

刘增德先生著《大迁徙——寻找<大槐树>与<小云南>移民》载:山东青岛市崂山区“陆家村有一种带‘溜子’的四合套院。‘溜子’是指厢房的脊檩压到北屋和南屋顶的坡面上,直角交接处的草顶形成泄雨水的槽。…当地称四合院套院中间的空地为‘天井’,研究者认为:‘这天井,这溜子都与云南或江西建筑手法有着渊源关系’。”这使我想起了2017年5月“首届山东云南寻根研讨会”邀请云南几位学者到山东青岛市鳌山卫等地参观时,时任大理州白族文化研究院院长、副研究员赵润琴同志指着当地的照壁和鹅卵石砌墙对笔者说:“大理“三方一照壁”和“鹅卵石砌墙不会倒”的建筑方式被云南移民带到这里啦。”上述说法均有物证,值得深入研究,以利于进一步取得云南移民山东、东北在建筑文化交流方面的成果。

二是研究云南移民山东、胶东的民风民俗文化的交流

谱牒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云南“小云南”移民后裔多重视族谱撰修和寻根。如山东维坊《韩氏族谱序》说:“吾韩氏相传明洪武间(笔者按:《维坊韩氏文化创刊号》更正为明永乐二年)迁自云南布政司小云南乌撒卫,…小云南属云南县地,…其中村落最多。乌撒卫亦村名,…平原沃壤,居民殷富,韩氏聚族而居,亦有迁居瀰渡镇(笔者按:今大理州弥渡县)者。”此家谱所记时间、地点比之其它“小云南”人家谱较为明确,故2017年山东维坊韩氏赴云南寻根团赴大理等地寻根访祖圆满顺利。山东、东北“小云南”人多重家谱和谱牒文化研究,体现了爱国爱乡的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怀。以尊敬先辈的先态,进一步搜集和研究“小云南”人家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得出带规律性的认识,对于帮助山东、东北,乃至海内外“小云南”人后代寻根访祖、弘扬爱国爱乡的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助推相关省、地的交流和旅游产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是研究云南移民山东花卉的交流

云南人、特别是昆明、大理等地人民群众素有种花爱花的优良文化传统,以至云南今天成为全国鲜切花的主要主要供给地。明代云南移民把云南山茶花移植到山东,因在寒冷的冬季开放,姹紫嫣红,深爱山东人民所喜爱,被冠以“耐冬”的美名,成为清代作家蒲松龄先生笔下情有独钟之物。2011年笔者在《“小云南”考》中说:“山东崂山太清宫三官殿正殿院内的耐冬,是国家一级保护古树名木。清代作家蒲松龄,曾以太清宫内的耐冬与牡丹为题材,写下脍炙人口的《聊斋志异香玉》篇。据明代崇祯年间《崂山志》记载:系明代永乐年间道人张三丰从海岛移栽于庭院,至今已600多年了。耐冬是云南山茶花的变种,溯其源,也是从云南移植的。据山东烟台市园林管理处王俊、杜勤民、王家祥《试论胶东半岛耐冬资源今昔的变迁·耐冬的起源》说:“‘据《中国植被》载:我国云南西北部、东南部、金沙江河谷、川东、鄂西和南岭山地,不仅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避难所,也是这些区系成分在古代分化发展的关键地区。而这些第三纪古热带起源的植物区系,即现在东西温带和亚热带植物区系的开端,这一地区就是它们的发源地。…由以上证明,胶东半岛耐冬是起源于古热带山地,在胶东半岛长期处于亚热带时期,耐冬从古热带山地北上而来。’”因古代陆路交通不便,云南山茶花外移山东,很可能也是从元江红河航道,经越南而运至山东沿海岛屿繁衍,再移植至山东崂山等地的。…元江红河历史上就是云南的重要通道,其航运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有‘蜀安南道’之称,由河口出入,内接巴蜀、外联交趾(今越南北部);到隋唐时期发展为‘马援古道’、‘莲花滩古道’;至明清时期,更是盛极一时。清光绪21年(1895年),河口正式被辟为商埠,民国初年,史载‘大船三百,小船千艘,往来如蚁’。当时,每天来往蔓耗(按:今名蛮耗)码头运送物资的马帮多达2万匹,由此可见元江红河航运之盛。由此可知:云南古代矿产多是从水路运出的,云南人外迁也主要是走水路。山东崂山太清宫三官殿正殿院内的耐冬,是国家一级保护古树名木。清代作家蒲松龄,曾以太清宫内的耐冬与牡丹为题材,写下脍炙人口的《聊斋志异香玉》篇。据明代崇祯年间《崂山志》记载:系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道人张三丰从海岛移栽于庭院,至今已600多年了。耐冬是云南山茶花的变种,溯其源,也是明代云南移民由水路带到山东崂山长门岩岛而后移植到崂山等地的。”此项研究,对弘扬历史文化优良传统、发展花卉等特色农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是发掘云南移民山东、胶东的历史文化,把云南“小云南”先辈震古烁今的业绩化为多姿多彩、催人奋进的文艺、影视佳品

云南明代同时出现了吒咤风云的郑和,抗倭卫国的云南移民,他们同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台儿庄的滇军60军爱国军人,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云南人民的骄傲。云南“小云南”先辈一闯山东,二闯关东,比《闯关东》的电视剧时间跨度更大(涉及明、清两代),空间范围更广(涉及滇、鲁、辽、吉、黑五省区),历史人物和素材更多,希望云南有为的作家群,潜心研究,激发灵感、创作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英雄史诗、影视和文学作品,为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助推“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吴光范,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曾长期兼任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省地名委员会主任及省政府研究室顾问、《云南省社会科学学》特约研究员。兼任云南省地名委员会主任时,主持编辑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云南省》,1994年4月获云南省教育委员会一等奖、1997年8月4日获省人民政府颁发的1993—1995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所著《云南地名探源》1992年获中国地名学研究会个人专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