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荐丨《疼痛之子》:蒯乐昊最新短篇小说集,一本“全龄段女性之书”

2024-06-20 14:28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33374) 扫描到手机

《疼痛之子》

蒯乐昊 著

单读丨上海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

《疼痛之子》是蒯乐昊继《时间的仆人》之后创作的最新短篇小说集。六个小故事,无年龄,无国界。有城市的,也有乡村的;有本土的,也有国际的;有未成年的稚童、自我探索的少女,也有心事重重的妇人和垂暮的老妪;有现实存在的女子,也有作为象征物的抽象女性。“我必须去书写她们,写她们作为女儿、情人、妻子和母亲,写她们初潮、初夜、生育和衰亡,这是独属于女性的生命命题。”

编辑推荐:

《时间的仆人》作者、《南方人物周刊》总主笔蒯乐昊最新短篇小说集,讲述女性从生长发育到衰老死亡的不同生命阶段所经历的挣扎、疼痛和成长,书写一个又一个具体女性,在细节中体味独属于女性的生命命题——《疼痛之子》收录了蒯乐昊创作于疫情期间的六个故事:《壳》(获第二届“短篇小说双年奖”优秀作品奖)书写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对身份和身体的困惑(“我拿我的身体怎么办呢?”);《云梦泽》中少女莲朵和母亲在山洞里献祭她们的“梦”,是一种祈祷,也是弱者最后的希望;同名小说《疼痛之子》讲述了两个垂暮的老女人如何理解父母、性别与爱;《Farewell》中的女主人公罗小草用一场葬礼作为自己真正的成人礼,并与长达半生的心结达成和解……“女性不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她们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疼痛之子》给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境遇的女性以深沉的凝视,直面她们的处境,展现她们内心的挣扎与蜕变,并期望用不落俗套的、明朗而自然的性别态度,写给所有在自我道路上追求觉知和进步的女性。

写作为女儿、情人、妻子和母亲的她们,展现女性在家庭和社会的多重角色间的拉扯和撕裂,真正理解女性的苦、女性的难——“世界上的大人们全都不开心,而所有的大人里面,女人又更加不开心,所以我们才需要许许多多的神仙,但这么多神仙,也搭救不尽全世界的不开心。这是生活教会莲朵的道理。”“我听见他的鼾声,心里是跌到谷底的安宁。我是一个失败的剑客,我已经被人一剑刺穿。女人都是这么输的,也都是这么赢的。妈妈,你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重新感受女性身体的变化,通过感官层面的鲜活笔触,描写女性从初潮、初夜到生育、衰老过程中的忐忑与不安——“我在运动时能享受到身体的快乐,腾跃,拉伸,翻转,奔跑……尽情地出汗,也伴随疼痛,这些我都能熟练应对。其余的时候,我就像住在一个借来的身体里面,这个身体复杂得超出了我的计划,现在它还要发生裂变,不知道什么可怕的事情将要发生。这潜藏的危险,像发现自己身体里埋伏着一个叛军。”

探索贯穿女性生命的恐惧,呈现那些难以言说的童年恐惧与羞耻记忆,揭示女性在性教育缺失的环境下遭受的伤害与危险——“小草这一代的女孩子没受过性教育,她们自幼只是在伤害中学习:公交车上,那些趁着拥挤乱摸乱捏的大手;地铁里紧贴在背后,硬顶着蹭人屁股的男子;站在楼梯下方,找好角度,往上偷瞄女生裙底的男同学;放学路上突然挡住你去路,然后开始解裤裆拉链的痴汉……”

单篇小说《即食眼泪》以《红楼梦》的故事背景为架空,满纸荒唐言,幽默诙谐,讽刺辛辣,余味有劲——“这个国家的臣民,不知为何,并不擅长哭泣。历经战乱、饥馁、瘟疫、离丧……他们只是哽噎着咽下悲伤,迅速风干了泪痕,沉默地继续投入生活。长期缺乏抒发悲痛的渠道之后,这一族人渐渐习得了一种健忘之症,他们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跟看过的电影、小说、诗歌混为一谈,可当他们试图去查找这些电影和书籍时,却总是一无所获,久而久之,他们就迷惑了,以为自己在发梦,这成了族人得以自愈和健壮的一桩本事。”

作者简介:

蒯乐昊

资深媒体人,《南方人物周刊》总主笔,先后从事过经济、时政、社会等领域的报道,近年来深耕文化艺术领域的报道,写出大量深入人心广为流传的作品,如《王朔:撒旦就是我的宿命》《陈丹青:任何老艺术家,活着就是退步》《写给莱昂纳多的一封信》《谁人不爱常玉》《刘小东:截止目前,纽约疫情我全程在场》等等。

写作外,她兴趣广泛,业余写小说,2020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时间的仆人》。她喜欢画画,热爱古器物,迷恋科学和神秘主义,亦从事文学翻译,编有游记集《神的孩子都旅行》,译作有朱利安·巴恩斯《亚瑟与乔治》、约瑟芬·铁伊的《时间的女儿》《歌唱的沙》、杰奎琳·苏珊《迷魂谷》等多部作品。

目录:

001 / 壳

035 / 云梦泽

069 / 疼痛之子

101 / 即食眼泪

125 / 后街往事

151 / Fare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