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汇泉|被误读的青岛地名

2024-09-03 11:07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10984) 扫描到手机

□李生德

地名被误读,自古有之,青岛也不少。

百度介绍青岛,开门见山第一句就是“青岛,又名琴岛”。青岛由岛名村,由村名市,开埠不过一百三十多年,它与“琴”有什么关系呢?1891年6月14日清内阁颁发上谕,调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部驻防胶澳。当时,此地隶属莱州府即墨县。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强行登陆侵占,所有书信电报文件中具称“胶州”。1898年定地名为“青岛”。1922年,中国接收之后,改名为“胶澳商埠”,所有路名即时进行了国有化改造。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7月设青岛特别市。据笔者上世纪80年代参与编纂地方志时见到的资料,当年有位德国汉学家在将地图中的德文名称TSINGTAU,重新翻译成中文时,别出心裁地译作“琴头澳”,这大概就是“琴岛”一词的源头。当代人顾“琴岛”之名思义发挥,在岛上建立一座拉琴女子雕塑。所以今天我们的导游在向游客介绍这座城市名称来历时,指着这座小岛和连接东岸的码头说:“凌空俯瞰,这就是一把琴,所以叫琴岛。”

关于青岛的名称,我过去一直认为它最早的记载是明万历六年(1578年)即墨县令许铤在《地方事宜议》中写的“本县东南滨海,即中国东界,望之了无津涯,惟岛屿罗峙期间。岛之可居人者,曰青、曰福、曰管、曰白马……”据考证,此处的“青(岛)”,应是位于田横岛附近,早已更名为“三平岛”了,并不是现在前海的小青岛。小青岛上自从德占后只有航行灯塔,一没土地可供耕种,二不能做渔民码头,是不能居人的。

沧口周边的土地是明代崂山太清宫的庙产,佃户要缴纳地租。因此去崂山道路崎岖险阻,故在临近的胶州湾边设一粮仓,佃农们将租谷集中于此,用小船载上,向南绕过汇泉湾运至崂山湾。后来许铤奏议开口通商,辟为商港。至同治十二年(1873年)出版的《即墨县志》地图中仍写作“仓口”。直到胶济铁路建成,才有人在“仓”字旁加三点水,成为“沧口”。我个人认为,历史上的“海仓”与“沧口”没有关系。

楼山东南3华里处有座小山包,名为“牛毛山”。上世纪30年代,沧口八大景中即有“牛毛夕照”的名目:太阳落入胶州湾,夕晖映照,山坡上的山茅草如同苍老斑驳的牛毛,苍凉空旷,别是一道景致。不过,有传说称明初大移民中,从“云南”(云中,即太原、大同以南)迁来一个叫刘忙的人,住在此山坡上,人们即称此山为“刘忙山”,意即“刘忙家的山”,叫来叫去就叫成“牛毛山”了。

这样被误读了的山名还有很多,如将牛毛山东面的“虎头石”称为“老虎山”,再往东那座山被称为“恶狼齿”,在《即墨县志》附录的地图上,被写作“卧狼匙”,《胶澳志》中又写作“卧狼翅”。因汉字谐音太多,又因宋元被兵,当地原始户口几乎灭绝,后来者多为移民,真名实姓现在就没法考究了。

城阳区有个“苇产村”,地图上亦标作“苇山”,民间一直俗呼为“苇事儿”,疑似是“苇山儿”。可是此辖区内根本没有山。我想应为“苇苫儿”较为合理。此地原是一片盐碱海滩,盛产芦苇,因一种手工编织的初级农副产品苫盖物苇箔而闻名,就称呼其为“苇苫”。后来连当地人都不知道应该写哪两个字才较为合适,才传成了今天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