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聚焦营造学社最漫长的调查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秀丽
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漫长的调查:重走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正式上市,一场关于古建筑文化的探索热潮被悄然掀起。9月7日晚,该书作者萧易在成都三联韬奋书店举办的新书首发暨分享会上,与众多读者分享了这本书的创作缘由与心路历程,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那段鲜为人知的古建筑调查历史。
在新书发布会上,萧易讲述了自己如何被营造学社在川康地区的古建筑调查所吸引,进而踏上重走这段调查之路的过程。他提到,在营造学社的足迹中,大家最为耳熟能详的是他们在河北、河南、山西等地的调查。但在四川,营造学社曾经历了一次长达173天的调查,因缺乏相关资料,少有人提及。
营造学社在中国古建筑研究领域贡献卓越,特别是其在华北地区对唐、宋、元、明古建筑的系统考察,为后人梳理了唐代之后中国建筑的清晰脉络。然而,对于梁思成等学者而言,一个更为紧迫的问题始终萦绕心头——唐之前的建筑史该如何书写?
萧易介绍说,1938年11月,营造学社在云南西北部考察了当地的古建筑,1939年1月返回昆明。不久后,营造学社又将视野投向了四川,酝酿一次更为久远的调查,因调查区域涉及四川省与西康省(1939年成立,1955年撤销),史称“川康古建筑调查”。
作为营造学社历史上最为漫长且意义非凡的一次考察,梁思成在这次调查中提出了创新的“佐证法”,即通过汉阙、崖墓、石窟等遗迹来探寻唐代以前建筑的历史痕迹。这一方法的运用,使得《中国建筑史》中汉代部分的撰写得以丰富和完善,川康古建筑调查的诸多发现,如雄伟的雅安高颐阙、神秘的彭山崖墓、精美的大足北山石刻、庄严的梓潼七曲山大庙以及幽静的蓬溪鹫峰寺,均被一一收录。而梁思成的另一部力作《佛像的历史》也大量借鉴了四川石窟的考察成果。
雅安高颐阙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批宝贵的调查资料在随后的岁月中,随着营造学社的辗转流离,被静静地压在箱底,未能得到及时且系统的整理与出版。因此,尽管川康古建筑调查在学术上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影响力却长期局限于小众范围,鲜为公众所知。
2008年,央视编导胡劲草拍摄《梁思成林徽因》纪录片时,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档案馆意外发现一个蓝布包裹,里面有560张四川广汉的照片。根据这批照片,长期关注巴蜀地区历史文化,一直为《中国国家地理》《南方周末》等媒体撰稿的作家、学者萧易写下了《影子之城——梁思成与1939/1941年的广汉》一书。
就在整理这些照片的同时,萧易还惊喜地发现,在梁思成先生遗孀林洙女士手中还保存着一份完整的川康古建筑调查照片,数目超过3100张。经过授权,并在四川省文物局支持下,萧易与各地文物局、文管所一起,于2019年春天开始重新调查营造学社当年考察的古建、古迹,了解它们的状态。
这3100多张照片,如同一幅巨大的拼图,让我们得以用一处处石窟、一座座建筑、一处处遗迹拼接出一个八十多年前的四川。从2019年到2024年,经过五年的调查,萧易基本弄清楚了照片中古建筑、古遗址的状况,主编了《中国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图录》,并把这几年重走的经历,写成了《漫长的调查》一书。
《漫长的调查》一书,正是基于当年的历史背景,并通过萧易的亲历重走与深入考证,将那些尘封数十年的照片与现今的实地景象进行对比展示,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川康古建筑群的辉煌与沧桑。书中不仅收录了营造学社当年的珍贵照片,还融入了萧易个人的感悟与思考,使得整部作品既具有史料价值,又充满了人文关怀。
大足北山佛湾观无量寿经变,现编号245号龛,题材丰富、人物众多,楼阁、亭台、经幢、宝塔、平台无不具备,是同类题材造像的精品。
此外,该书还深入探讨了多个与川康古建筑相关的历史谜团,如绵阳西山观消失的造像之谜、大足石刻的得而复失等,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的川康古建筑历史画卷。通过萧易的笔触,这些古老的建筑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让读者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与那段辉煌的历史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
《漫长的调查》的出版,是对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的一次全面回顾与致敬。书中收录了由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口述、其外孙女于葵执笔共同完成的该书序言,梁再冰说道:“零散的照片经由萧易之手,变成了一座座立体的建筑;八十多年的变迁在他的笔下,读来是如此亲切,却又触目惊心。”八十多年后,这本书引导读者找寻到这段历史,以两辈人的视野,注视那些崖墓、汉阙、建筑、城市——它们,有的还在地上,有的,已在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