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丨胶州大白菜
秋风渐起,落叶纷飞,带来了初秋的丝丝寒意,我再度踏上胶州这片熟悉的土地。沿途尽是绿油油的白菜地,色泽鲜亮,青翠欲滴,那饱满的厚重为初秋增添了灵动与生机,看着便让人心生欢喜。
胶州温润的气候条件,富含矿物质的优质土壤以及充沛的胶莱河、大沽河水系非常适合大白菜的生长,再经过长期的品种选育与种植实践,胶州大白菜就有了其他产地无可伦比的口感和味道。被鲁迅先生称之为“胶菜”的胶州大白菜个头明显比普通白菜大许多,叶片肥厚,白玉般的菜帮晶亮脆嫩,一口咬下去,微甜的汁水就会溢满舌尖,清爽可口,咀嚼过后还带有丝丝回甘。
对于胶州人而言,大白菜不仅仅是一种蔬菜,更是发自心底的骄傲,而在文人墨客笔下,系“红绳”的胶州大白菜更是一个地区文化符号。著名的胶州籍史学家柯劭忞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在他的诗作《种胶州白菜》中,做了“翠叶中包白玉房,严冬冰雪一干香”的描述,形象地描绘出白菜在寒冬中的不拔之美,也表达了对大自然馈赠的敬意。“园官不用夸安肃,风味依稀似故乡”,胶州大白菜在柯劭忞先生的笔下,既是舌尖上的美味,又是连接了过去和现在、他乡和故乡的情感纽带。
齐白石先生对白菜也是十分钟爱,他以精湛至极的画技赋予了白菜新的高度,“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何也?”一句话就奠定了白菜在蔬菜中独一无二的地位,“菜王”也成为了白菜的美称。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白菜更是一种精神上能给人们带来充实和温暖的存在。得益于优良的基因和生长环境,胶州大白菜在运输储存的过程中不容易失水变软,能够长时间保持新鲜的状态,这对于远距离运输和冬季保存十分有利。于是在储运技术不发达的历史时期,胶州白菜给寻常百姓家带来了寒冬的温暖和生活的希望。天寒地冻,万物凋敝,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分享着大锅里热气腾腾的白菜美味,这冬日里难得一见的绿蔬带来了弥足珍贵的营养,也带给人们对未来的念想。我想这也是时至今日,很多人仍对白菜情有独钟的一个重要因素吧。
白菜,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食材,各地的烹饪方式五花八门,尤其在山东,就地取材更为方便,我最喜欢的还是最家常的白菜猪肉炖粉条。只需简单爆锅,白菜、粉条、五花肉一炖,用最原始的方法保留了胶州大白菜特有的清香甘甜,五花肉醇厚的油脂让菜香更加浓郁,粉条吸满了汤汁的精华,柔韧又有嚼劲,一大筷子白菜和几根粉条,再搭上五花肉一起入口,层次分明的口感和丰富鲜美的味道在舌尖交织,溢出满满的鲜汤,让人忍不住狼吞虎咽,爽快至极。
那热腾腾的一锅菜,不仅温暖着胃腹,更能慰藉心灵。它承载着儿时的记忆,每次品尝都能被唤起心底的温暖。在这个节奏飞快的多元时代,人们享受着各式各样的新奇事物,但当寒冷的冬日来临时,那一颗颗鲜香脆嫩的胶州白菜,总会唤起我们对童年生活的回顾,提醒着我们,珍惜眼前的事物,不要忘记那份质朴的温暖。
作者简介
紫辰,原名孙辰宁,山东青岛人,自小酷爱读书,小学时期就开始发表文章。曾在《青岛文学》《北极光》《半岛都市报》等杂志报刊上发表《城市印象》《难忘的红色之旅》《记忆中的桑葚》《朋友》等多篇散文、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