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印发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意见 提倡中小学生到校先活动20分钟

2021-09-03 21:2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28354)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金震

9月3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落实加强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教育部明确增加体育锻炼时间,提倡中小学生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身体活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每天校内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

《意见》提出了提升学生健康素养、明确健康教育内容、落实课程课时要求等8个方面举措,进一步明确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和改革方向。教育部明确,构建分学段、一体化健康教育内容体系,确保各级各类学校将健康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鼓励开展健康知识竞赛、健康技能展示等,每年举办全国学校健康教育成果展示。

教育部倡导营养均衡、膳食平衡,学校要配备有资质的专(兼)职营养指导人员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学生膳食营养监测,实施学生营养干预措施。教育部再次强调,增加体育锻炼时间,要求严格落实眼保健操、课间操制度,提倡中小学生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身体活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体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带给孩子多方面的益处。”教育部一再强调体育锻炼,得到很多家长支持和点赞。记者从多所学校了解到,体育课时在校期间得到保障,再加上大课间、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完全可以确保每天参与体育活动。

在学校卫生工作方面,将脊柱健康检查纳入中小学生体检项目。鼓励学校成立健康教育中心,整合校内外资源提升健康教育能力,提供高质量健康教育服务。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开设健康教育等相关专业,支持高校设立健康教育学院,培养健康教育师资。加大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探索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医疗机构派驻等方式解决校医和健康教育师资配备问题,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相关服务。

大学生体质下降趋势仍然存在

发布会上,教育部公布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情况。2019年,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启动,但各项工作受疫情因素影响,时至今年9月3日,才公布2019年的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记者了解到,教育部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共调研了大中小学生374257人,显示整个大中小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情况出现了明显改善。在2019年全国6至22岁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达到23.8%,初中生优良率的上升非常明显,从2014年到2019年一共增长了5.1个百分点;高中生从2014到2019优良率只增加了1.8个百分点,大学生增长了0.2个百分点。

学生整个身体发育情况是越来越好,营养不良得到了持续的改善,身体柔韧性、力量、速度和耐力等方面,中小学生出现了好转。体质调研涉及近视问题、肥胖问题、营养不足问题等24个指标。根据大数据显示,虽然青少年近视基数和比例较大,但是近视防控的效果初显,基本实现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防控目标;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率上升,但是总体增长趋势放缓,以低龄段学生肥胖问题放缓最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仍然存在,学生健康干预亟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