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下一个孩子!“双师课堂”为灵山岛小学17名“海岛娃”补足优质课

2021-11-17 20:47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41763)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雅琴

两所学校的师生隔着大屏幕互动频繁,共同学习书法课程,“海岛娃”脸上一个个洋溢着灿烂的笑容……11月17日,青岛西海岸新区唯一一所海岛小学——灵山岛小学首次用上“双师课堂”,学校借助信息化手段弥补师资不足的短板,把岛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导入岛内,为全校17名“海岛娃”带去诗和远方,让“孤岛师生”从此不再孤单。

17个学生9个老师,很难开足课程

偌大的四年级教室里,教师张月泉正在给两个孩子上语文课,他一边朗读,孩子们一边在底下认真地记录。遇到不懂的地方,孩子举手示意,张月泉耐心讲解,可谓“一对一”辅导。整堂课没有激烈的讨论声,但孩子们专注的眼神中满含着对知识的渴求。

灵山岛小学是西海岸新区唯一一所海岛小学,快船是与外界往来的唯一交通工具。这一学年,学校孩子因为毕业和出岛只剩下了17个。其中1个一年级、4个二年级、2个四年级、4个五年级、6个六年级。有条件的孩子基本都出岛读书了,留在这里的多半是家境比较困难的,或者父母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抚养着的。负责这17名学生教学工作的老师一共有9位,尽管学生数量少,但班级多、级部多,在保证国家规定课程开设的情况下,学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以音乐课为例,岛上仅有一位专职的音乐老师,每次上音乐课,必须多个年级或全校学生一起上课。

“我喜欢朗诵和书法,希望能有更多学科的老师来好好教教我们。”四年级学生陈晓夏说,她也渴望像岛外的孩子一样,有机会学习更多知识,让自己多才多艺起来,“长大后我也想当一名老师,希望能帮岛上开齐更多课程。”

双师课堂可实现即时互动与反馈

陈晓夏的期待在11月17日变成了现实,灵山岛小学的孩子们首次用上了“双师课堂”,上了一堂难忘的书法课。作为兰亭小学教育集团的一员,岛上的孩子们也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与岛外的孩子们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同学们,我们一起看看兰亭小学同学写得‘垂露竖’怎么样?请灵山岛小学的同学做一下点评……”兰亭小学的书法老师袁凯在屏幕的另一端同时给两个校区的孩子上课。袁凯提出问题,如果需要灵山岛小学的孩子回答,大屏幕上便会随机滚动出现孩子的姓名,完成与老师的互动交流。

记者注意到,区别于一般的直播授课,“双师课堂”不仅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而且更多地强调即时互动与反馈,兰亭小学的主讲老师袁凯远程授课,灵山岛小学的助教老师张月泉进行配合,使教学效果和课堂趣味性都大大增加。袁凯还可在兰亭小学通过平板发送互动练习,这边灵山岛小学的孩子们马上就能在平板上收到并作答,答题结果马上呈现在袁凯的平板上。

需要检验学生练习成果的时候,就由张月泉协助拿着学生的作品在摄像头前展示,袁凯当场点评,对孩子每一个笔画的长度、距离都作了具体指导。一堂课下来,就像是老师手把手在身边指导一样,孩子们别提有多开心了。

有效缓解偏远学校缺师少教问题

“书法课是兰亭小学的特色课。今天虽然没有面对面,但信息技术正在帮助我们,不会落下每一个孩子。”兰亭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孙传香介绍,由于灵山岛小学没有足够的全科教师,纳入到兰亭小学教育集团之后,集团会定期排音、体、美等学科老师等到岛上来送课,但进出岛的交通极其不方便,老师们上一堂课往往要花费一天的时间。有了“双师课堂”,则有效缓解了偏远地区学校缺师少教的问题,让学校能够开齐开足开好课,使岛上的孩子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岛外的优秀师资。

孙传香透露,未来兰亭小学教育集团内部将通过“双师课堂”搭建起优质校与薄弱校之间沟通的桥梁,一方面为灵山岛小学带来美术、音乐等更多丰富精彩的专项课程,加强书法课等特色课程的补充,同时强化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的教学资源,持续探索双师课堂教学范式,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实现同步精准教学,让每一个孩子同步享受到优质教学资源;另一方面组建网络教研共同体,打造“空中教研”新模式,以优质校教师带动薄弱校教师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据悉,青岛西海岸新区自2019年起与科大讯飞合作,启动“‘因材施教’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应用行动”项目,实施智慧教育环境升级、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智慧教学模式创新、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和教育治理能力提升五大工程,推动教育信息化转型升级。目前,全区已建成148所智慧学校、4690个“超脑”智慧教室,为全区12637名中小学教师、85678名六年级、初中、高中学生全部配备智能终端。项目的实施为实现“双师课堂”“名师课堂”等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