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面消除大班额和大规模学校!青岛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雅琴
11月18日,青岛市教育局印发《青岛市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实施方案》,为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其中提到,到2025年,青岛将全面消除大班额和大规模学校,至少建成优质教育集团30个,力争所有区(市)达到国家评估认定标准。
《实施方案》提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的四大任务。青岛将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建设,重点加强城镇居住区尤其是主城区热点区域、教育配套设施相对薄弱区域义务教育设施规划建设,到2025年,全面消除大班额和大规模学校;“十四五”期间,平均每年新建、改扩建不少于20所中小学校。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各区(市)每年推动25%以上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场馆面积及音乐、美术教室等未达标学校达标。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全覆盖。市级信息技术融合优质课评比农村教师参评比例不低于30%。
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青岛将均衡配置师资,重点推进骨干教师校际间和县域内城乡之间、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交流,加大乡村学校、薄弱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素养,提高新招聘教师学历门槛。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待遇,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各项待遇落实到位。
青岛把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纳入重点任务当中,将建立教学示范与帮扶制度,推动城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进集团化办学,到2025年,至少建成优质教育集团30个,核心校与成员校间管理互通、师资共配、研训互动、文化同建、资源共享和质量共提。完善34所市级实验学校实验项目常态化推进机制,畅通市、区(市)、学校三级联动家校沟通渠道,实施乡村家庭教育质量提升支持计划。
此外,青岛还将增强教育保障能力,保障适龄儿童受教育权益,健全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残疾儿童等群体就学保障体系。规范办学行为,加强中小学“五项管理”,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每年递减,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控制在规定比例。落实经费保障,确保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统筹安排资金用于引导改善办学条件、化解大规模学校等项目。
与此同时,青岛也将创建工作纳入对区(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指标体系,对重点突出问题进行挂牌督办。建立奖惩机制,对今后3年内通过国家、省评估认定的区(市)给予奖补,对创建工作滞后、不作为、督导反馈问题整改不力以及弄虚作假的区(市),按照《教育督导问责办法》进行通报、约谈和问责。
- 关于2025诸城半程马拉松参赛选手免费乘坐公交车的公告
- 2025山东中学生科学实验比赛获奖名单公布,青岛获8个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 青岛故事|胶州九龙驻村挂职副书记高绪刚:躬身实干解民忧 扎根基层践初心
- 青岛故事丨青岛造血干细胞捐献量全省领先!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将至,青岛4.5万志愿者待命,今年已完成43例捐献
- 青岛置景拍摄电影《731》,今日全球上映
- 青岛故事丨鸥耶!“老朋友”提前回青岛啦
- 2025年山东网络安全宣传周 | 鲁小安网安日记:AI技术需善用,辨伪存真护平安
- 2025年山东网络安全宣传周 | 网安新编之三国:高价求照藏危机 窥探机密是目的
- 霸王茶姬获得2025世界饮料创新奖,成为唯一获奖的中国品牌
- “青岛01号古树”521岁了,如今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