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印发规划:小公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发挥大能量

2021-11-30 23:29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36742) 扫描到手机

教育部要求切实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青少年普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规范化和常态化。重视推进教育系统精准普法,分类设计普法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探索开展菜单式普法。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清单制度;推广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方法,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在中考、高考中的内容占比;推动宪法学习制度化、常态化,让每一天都是“宪法日”;鼓励支持师范院校法学院(系)培养更多更专业的法治教育师资后备力量,努力让每位中小学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5课时的法治教育培训;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纳入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场所范围,努力推动学生每年接受法治实践教育不少于2课时等……

这些真抓实干的举措,来自于教育部近日制定发布的《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一对“十四五”时期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所作的全面部署,有望让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推动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迈上新台阶。有了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的“小公民”,可以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发挥“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