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落实“双减”,省教育厅推广第一批七个典型案例

2022-01-31 13:02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350090) 扫描到手机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推动强课提质行动落实,鼓励各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创新实践的浓厚氛围,现将《济南市开展“名师寒假线上‘泉课行’公益助学”活动》等7个教学改革“双减”典型案例予以推广。请各市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确保“双减”要求落地见效。

一、济南市开展“名师寒假线上‘泉课行’公益助学”活动。济南市教育局组织市内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齐鲁名师,省、市教学能手和省一师一优课一等奖教师共619人,录制公益课程,通过“济南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寒假期间面向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4—6年级、初中和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集中投放。所有名师助学资源按照教材结构和课程进度安排进行科学设计,涵盖各学科知识要点和学习、复习重点,以单元章节为主设计专题复习精品课、素质拓展课、家庭教育课、实践活动指导课等课程资源,并提供多种形式的体育、艺术、传统文化课程共628节,其中小学217节、初中267节、高中144节。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答疑,互动交流,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助力学生假期方便、快捷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学生的学习回归教育、自主发展。

二、淄博市深耕课堂促“双减”落地。淄博市坚守课堂主阵地,向信息化生态课堂要质量,向“45分钟”要效率。一是由市教研员牵头,围绕新课标倡导的学科核心素养、大概念教学、单元整体设计等新理念,持续开展课标解读系列活动,推动国家课程标准落实、落细、落准。二是着眼课堂优化,分学段、学科遴选认定教研基地学校,立足基地学校开展课堂教学范式研究,示范带动全市课堂教学创新。三是分学科制定《淄博市中小学信息化生态课堂建设指导意见》,明确课堂教学的价值定位、基本原则、教学流程和评价标准,为课堂规范化提供基本遵循。四是以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测试数据为依托,利用大数据手段对学情进行精准分析,实现教师备课、上课和学业指导的精准化、高效化和个性化。五是出台《关于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的实施方案》,推动实现网络教研、网络双师同步课堂城乡全覆盖。

三、枣庄市推进“强课提质”建设达标课堂。枣庄市实施“三达标两加强”活动,全面促进减负工作,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一是开展新课堂达标活动,出台并实施《新课堂达标量化评价标准》《中小学课程纲要编制意见》《教案设计评议要点》《学历案编写指导意见》,推动课堂教学达标。二是开展学历案编写活动,制定学历案编写设计要求与评估要点,引领教师优化教学方式,建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推进学生课堂学业质量达标。三是推动教学方式优化,强化教学技能训练,开展全员岗位大练兵,推动教师教学技能达标。四是制定《加强中小学作业建设意见》,将作业设计置于教学、教研环节中系统考虑,结合学历案编写,制定作业设计要求与评估要点,推动作业设计的专业化。五是加强教学研究,搭建全市中小学一体化联合教研平台,组建中小学校全覆盖的“学校联合教研共同体”,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市级学科中心团队和学科工作室。

四、潍坊市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双减”筑基赋能。一是完善党政履职评价机制。潍坊市委将教育评价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出台《新时代教育治理评价关键要素模型》《县市区党委政府履行发展教育职责清单》,将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和主要负责同志述职报告必述内容,将“双减”落实情况、中小学“五项管理”列为县级党政教育履职评价重点。二是完善学校评价机制。印发《潍坊市县市区办学水平评价实施方案》,以3年为一个评估周期,每年评价1000所学校(幼儿园)。深化课堂质量评价改革,制定《潍坊市基于课程标准的优质课堂评价标准》,持续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改进行动。深化规范办学评价,印发《潍坊市普通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细则》19条,制定手机、作业、教学用书管理3个评价文件。三是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健全中考招生评价,建立“多次考试、等级表达、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制度,优化考试科目设置、评价方式、成绩呈现等标准,将原先的5个呈现等级细化为8个等级。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自主权,采取特长录取与综合录取相结合,兼顾学生减负和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建立“量表+标志性成果+基本”机制,将学生综合素质成绩纳入中考,与语数英三科等值录取,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四是完善教师评价机制。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建立师德考核库。优化教师业绩评价,将教育教学实绩作为关键指标,摒弃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评比事项。五是完善社会评价机制。引入第三方专业团队参与学校业绩考核、校长职级评定、教师成果认定等考评项目,坚持同行评价、专家评议,将评价过程转化为诊断、指导、培训、引领的专业活动。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评价,制定“好家长”标准,将“双减”内容纳入家长责任清单;建立教育惠民服务区,创设社区教育服务岗,选派家庭教育协调员,完善家校育人“课程超市”、家校权责清单等,凝聚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落实的广泛共识和强大合力。

五、夏津县建设多校联合学科教研中心提升教研支撑能力。由教研室在全县精心选择优势学科学校,挂牌成立14个学科教研基地,组建28个学科教研中心,汇集400多名优秀教师,搭建了县、乡、校、组四级教研共同体。其中学科教研中心涉及中小学国家课程设置的24个基础学科外,另设置了教师发展、家校共育、课程融合、教育评价四个前瞻性较强的综合教研中心。学科教研中心聚焦学生学业评价、高效课堂建设、教师培训和对口帮扶研究等四个方面,大力开展课题研究。各学科中心落实至少两周一次的集中研讨计划与要求,集中开展送课下乡活动,牵头组织开展教研论坛,为全县培训教师万人次以上,推动城乡教师专业素养同步发展,教学教研水平整体提高。

六、烟台市芝罘区西牟小学实行弹性工作时间为教师松绑。坚持依法服务与“以情服务”相结合,在“硬”执行中注入“软”关怀,特设“时间储蓄银行”,实施“弹性休假”套餐。一是每个月除了“8天”休假固定餐,凡完成本职工作并参与课后服务的,每个月增加半天“任性餐”。二是教师可以储蓄服务时间(按照每次课后服务2小时累计),整存零取,自由兑换零星小假,实现休息时间自主调控。三是家庭负担较重、上班距离较远,处于哺乳期、孩子处于中高考时期的教师等可以享受“超值套餐”,早上可以延迟到校、下午提前一节课离校,一年哺乳期延至两年。四是课后服务师资安排下沉级部,科学统筹,当天课节多的(超过四节课)不安排,身体状况差、家庭有困难的少安排。

七、莒南县第六中学“154”工作模式助推学生作业减负提质。“1”是打造一个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5”是围绕“五化”设计作业:作业内容一体化,按单元将作业分层为“基础练习”“能力提升”“综合拓展”几大类;作业完成限时化,规定语文、数学、英语作业量各20分钟,物理、化学作业量各15分钟,其它学科无课后作业;作业选择自主化,设置各学科“基础练习”为必选作业,“能力提升”“综合拓展”为自选作业;作业设置多样化,围绕学生多元化成长需要,适当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作业评价多元化,从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监督、教师点评多个层面展开作业评价。“4”是实施班级协调、年级督查、学校评查、家长监控四级作业监管,确保减负不减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