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叨叨丨“我要把你们老师统统拉黑!”被网课逼疯的家长 这几招教你搞定熊孩子
各位家长,你们好吗?
网课一周
朋友圈里的画风是这样的:
每当打开微博、朋友圈、抖音等社交软件,发现那些被“网课”逼疯的家长、学生和老师,纷纷都转身为段子手,让网友隔着屏幕都能笑出声。
都说生活需要仪式感。so,在家开学也要有开学的亚子。每周一固定的升学仪式,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重庆沙坪坝的一位家长,为了让孩子有上学的仪式感。不但专门隔离出一间房间做教室,让孩子每天必须背着书包从卧室到书房上课,而且还特地做了班级牌贴在了门上。
听说为了增加网课的真实感,很多学校还下达了在家穿校服上课的通知。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穿校服!穿校服!穿校服!对,你没看错,在家上课也得穿校服......
当然,还有不少家长反映说,虽然孩子每天早上8点半开课,但老师却要求8点10分就得进群“占坑”。为啥?因为网络观看不受限,一不留神就会被挤出直播间啊。
话说,前几天真是被网游的一张截图给笑疯了。
18楼的家长在小区业主群里呼吁,希望19楼的孩子不要在家里跳绳,否则影响自家孩子上直播课。没想到19楼的家长也不甘示弱,表示完抱歉之后,说自家孩子正在上体育课,并非肆意捣蛋。
千万不要以为,特殊时期的网课,只能上文化课。殊不知,为了增强孩子抵抗力,体育老师也加入了直播大军!
看,这偌大的一个人教室,只有体育老师一个人孤独地跑来跑去。
没有学生的捧场,也只能对着空气,独自比划一套太极拳。
嗯哼~~不要以为网上体育课就能偷懒。除了要换合适的服饰之外,还要拍摄不少于10分钟的视频,以便开学后上交作业。
当然,除了体育课之后,还有各种音乐、美术课,都是按照新学期的课时安排的。
而且,就连课间操和眼保健操,也纷纷被提上日程。
不过被网课逼疯的,不仅仅是孩子,就连走上直播间的老师,日子也没那么轻松。
大多数老师对直播软件还不熟悉,一堂课下来可真是一言难尽啊。比如,有些老师直播时居然没开麦克风,实实在在地对着空气讲完了一节课。
家里没有教具,也同样苦恼!没办法,只能用奶粉罐做支架,用搪瓷碗当圆规了。
担心孩子看不清楚,就把浴室的玻璃门当黑板,拖把做教鞭。
实在没有地方写板书,仔细环顾家里一周,发现卧室的白色衣柜也能写板书。
话说,直播环境差也就算了,可讲得兴趣正浓时,被网管中途掐断直播,就有点酸楚了。
比如上面这位妇产科老师,估计心理阴影面积也是无法计算啊!
无独有偶,下面这位数学老师也是一肚子苦水啊。
只因直播时抽了一支烟,几分钟之后界面就显示,因吸烟违规,直播被平台查封。What?玩得这么刺激吗?
其实对于老师来说,这些直播问题根本不算啥,最怕的就是学生不配合。有老师吐槽说,自己辛辛苦苦备课,直播提问时全班却鸦雀无声。可临下课说了句“给我点个赞吧”,居然瞬间爆出100多个赞!
啊,无敌,是多么寂寞……
讲真,为了顺利在家上网课,老师和学生也真是没少克服困难。但个人觉得最最受伤的,还得属突然荣升为“班主任”的家长。家长们身兼数职,既要当保姆又要当陪读, 甚至还有可能留下极大的心理阴影……大多数家庭已经在奔溃边缘来回试探……据媒体报道,广州近期的心理咨询热线,已经被宅家亲子相关困扰“占领”了。真是“ 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上网课鸡飞狗跳!”
特殊时期,停课不停学。家长除了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还要随时听候老师和孩子的召唤。真的是太难了……
从早自习到晚自习,都要监督孩子按时起床,认真听课,努力完成作业。而且有些机构还要求人肉打卡签到,必须借助语音或视频验明正身。
陪孩子上课,突然感觉智商瞬间被碾压。这,多么令人神伤啊!!!
而且要是家里孩子多,而只有一台电视,那也是相当悲剧的。比如小宝要看佩奇,大宝要上网课,怎么协调都不行......
以前,我们畅想未来的时候,总期望大人能不用出门上班,孩子不必去学校。而今,互联网的确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让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当变化来临之时,连招呼都不打一声。
但不管科技怎么变化,我们还是要努力适应生活。最后,希望老师、家长和孩子被网课支配的日子早点结束!希望一切早日能回到正轨!
小到幼儿园,大到已经成年的大学生
长时间与父母呆在一个屋檐下
学习、生活、亲子问题层出不穷
外面担心新冠,在家又操心孩子
这一届的家长们,操碎了心
怎么样才能和孩子更和谐的居家相处呢?
首先,要学会和孩子聊天,不单单是趁机教育,而是理解孩子感受
古人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聊天,是理解孩子行为动机的途径,也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必备神器。
有个初二的孩子,每天起床很困难,母子之间吵过好多次。妈妈很生气,觉得孩子说话不算话。
当母子两个人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聊天时,孩子说“想起来,但是每到起床的时间就起不来,自己也非常苦恼”。妈妈没有急于批评,而是发现孩子在恐惧、担心自己学不好,因此害怕起床去面对接下来的学习。父母理解并接纳孩子的心理以后,孩子也就慢慢的放下了这个包袱,逐渐开始改变自己。
在疫情不明朗的状况下,孩子有时会出现一些行为方面的问题,比如,不敢自己睡觉,吃饭有变化,或者肚子疼,呕吐等。排除躯体的原因,这些都和焦虑有关系,只是孩子语言描述和表达的能力有限。
让我们和孩子聊一聊疫情,不要说“小孩子不懂,或者怕什么,没什么好怕”,那样孩子反而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家长要很有力量的回应孩子,告诉孩子“有很多叔叔阿姨都在努力,虽然也会遇到困难,但我们一定可以找到消除病毒的方法”。
其次,鼓励孩子自己制定学习生活安排,而不是家长一言堂
引导孩子参与到管理自己的工作中,比如:
让孩子知道班级的课程是什么,怎么安排的,听孩子说他自己希望网课在家的生活是什么样的,鼓励孩子自己制定计划,自己来执行。
家长可以问孩子,需要自己辅助做的是什么……
这是一个帮助孩子建立“自律”的过程,同时也是帮助孩子建立思考的雏形:我喜欢什么?我想要的是什么?我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从父母的要求变为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一个“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也是孩子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这对于孩子心智化的发展是有重要的意义。
最重要的一点,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家长
管住自己的“嘴”,减少碎碎念。
该吃饭了,该上课了,用完东西也不放回去,怎么这么乱啊……这不是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只是在释放家长焦虑的情绪。
稳定自己的“心”,不要任何一点儿风吹草动就无限放大。
“你现在作业完成不及时,将来是不是就不写作业了?”
“现在就不听我的话,以后还了得?”
从孩子当下的事情,马上想到遥远的未来,以及可怕的景象,作为家长,要有自己的区分能力“这是我的焦虑,这不是真实的”。
一旦你以为你想的就是真实的,这个焦虑就会化为对孩子的严苛、压制,可能会演变为孩子的反抗、不听话。
除了以上这些
半岛小编再为您送上几招制胜法宝
轻松搞定熊孩子↓
半岛新闻综合整理,素材来源:育儿网、青岛疾病控制、人民日报、潇湘晨报、抖音等
- 半岛叨叨|蓝莓也内卷?中国农业黑科技卷出“9块9自由”!
- 半岛叨叨|这是很难的事吗?“苹果闹钟调休日不响”引吐槽!客服回应→
- 半岛叨叨|中国行完美收官!“甲亢哥”发文:谢谢你,中国!
- 半岛叨叨丨大风+暴雪+风雹+沙尘......重大气象灾害三级应急响应!@青岛人 准备好迎接春季的“两副面孔”吧
- 问法热线|“不能自己生闷气,我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半岛问法热线走进台东商圈与市民面对面,排队咨询现场火爆
- 半岛叨叨|健身不是炫技,老年人运动要注意什么?
- 毛巾用久了会变硬,原来是这么回事!教你几招轻松解决
- 半岛叨叨|真长见识了!一个发霉橘子卖了上千元?到底谁在买呀?买来干啥?
- 半岛叨叨丨这才3月,青岛就有了夏天的感觉?提醒:厚衣服先别收起来……
- 半岛叨叨|钙含量不逊于牛奶!荠菜为什么这么好吃?怎么吃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