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背征途》获评2021年度“中国好书”,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从未止步

2022-04-24 13:56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47502)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秀丽

4月23日,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由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编写,未读出品——《月背征途》获得2021年度“中国好书”奖和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

“中国好书”奖是在中宣部指导下,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主办的图书评选活动,目前已经连续举办了8届,在业内的认可度和好评度逐年提升。

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是国家图书馆主办,并联合全国图书馆界共同参与的公益性图书奖项。旨在写书人、出书人、读书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4月23日,世界阅读日晚上举办的“中国好书”盛典,已成为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品牌,也是出版界、文化界的一项盛事。《月背征途》获得“中国好书”奖这一殊荣的同时还收获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这是业内和业外给与的双重肯定。

从人类抬起头的那一刻,对于月亮的好奇和幻想就没有停止过。月球车的“身体结构”是怎样的、“玉兔”在月背如何“睡觉”“行走”“吃饭”、月球坑中隐藏着哪些神秘物质……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在《月背征途》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是我国载人航天、深空探测任务的指挥调度、飞行控制、分析计算、数据处理和信息交换中心。

自1996年3月成立以来,先后圆满完成了载人航天工程4次无人飞行、3次载人飞行、4次交会对接以及空间实验室任务;探月工程嫦娥一号、二号绕月探测和嫦娥三号软着陆巡视勘查、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圆满完成了嫦娥四号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飞行控制任务。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编写《月背征途》历时近两年,全方位回顾了我国探月工程,特别是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的全历程,并首次公开大量珍贵图片。

从古代人对月幻想,到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再到一步步对月球进行各种探测并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成果,中国航天人不仅是人类航天史的创造者,为人类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不断刷新中国人探索太空的纪录;还是航天历史的书写者,通过《月背征途》让我们见证航天人员们克服的一个又一个困难、完成的一个又一个任务、刷新的一个又一个纪录。

《月背征途》将专业的航空知识转化成普通人也能理解的语言,用尽量简单质朴的语言,让读者们了解航天任务背后一些有趣的故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民科学家叶培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孙家栋,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联合推荐。人民日报、北京日报、澎湃新闻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推荐。

希望通过这本书引领读者走近探月、走近航天,更希望增加孩子们对航天事业的了解,也让更多人知道我们中国人探月的故事,让中国人为中国航天感到自豪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