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丨李村大集——外国人笔下的青岛系列(3)

2024-08-05 14:22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44698) 扫描到手机

□董兴宝

无论是新老青岛人,无人不知著名的李村大集。该大集历史悠久,根据市民政局编撰的《青岛地名词典》记载,明万历《即墨县志》标有“李村集”,而更多资料显示,李村大集在清朝末期,已经是“繁荣一方、辐射百里”了。

自青岛开埠以来,更多到过青岛的外国人,亲历了李村大集,或对它进行认真观察、详细研究并做了记载、分析。我们来看看这些外国人的笔下,是怎么描述和记录这李村大集的呢?

对大集的描述

“租借地比较重要的集镇是李村。在这里交换农产品,诸如牛、驴和猪等牲畜的交易很活跃。在逢集的日子里,离此数里远的小贩和商人都到这里来赶集。四面八方通往李村的道路上云集着独轮推车、大车、肩上挑着物品的挑担者和两侧鞍边挂有装满物品的大筐的驴子。”

这是德国总督府编撰的《胶澳发展备忘录》中的一段记载,这是外国人对李村大集较早的记载了。在德国人的笔下,一幅热闹非凡的李村大集画卷,跃然于纸上,非常形象生动。

该备忘录中还说,这个集镇上,平时十分安静的地方变得非常热闹。中国人在活跃的交易中大声嚷嚷,但农村居民安分守己而且朴素,很少出现严重危害公共秩序的事,所以市场警察几乎无需加以干涉。

在德国人的印象中,这里虽然是热热闹闹的,但秩序非常好,而且是“平时安静”——李村大集以逢阴历的二、七为集日,五天一次,利用李村河的河滩为临时市场,如德国人所言,集市的这些河滩平时则是“十分安静”,而每到逢集的时候,赶集的人们才从四面八方赶来。

李村大集如同中国许多乡村大集一样,每逢集市日期,周围的居民会如约而至,或来卖东西,或来买东西或闲逛。作为外国人,观察到了国内的这种现象,并留下了客观的记载。

大集的规模

“流向西南方的李村河西岸有一个大的集市,李村河宽阔的沙质河床里很少见到流水;这里的集市是每隔5天举行一次。在中国的旧历新年,集市上常常聚有2000余名当地的百姓。”这是英国人F·帕默 M·克里格在其《青岛(1898—1910)》一文中对李村大集的描述,该文章收录在德国人汉斯-马丁·辛茨编写的《青岛:德国殖民地之中国篇·1897-1914》一书中。

克里格还在文章中提到了如何去李村。他说,从沧口步行1小时便可到达李村。或者还可由青岛沿植林公路到河西,那里有一条翻修过的公路可到李村。他还提到了当地的美景:每年4月15日左右,崂山山谷和李村、沧口一带的果树上鲜花烂漫,绚丽无比。

这位英国人提到李村大集的规模是2000人左右,但同样是上述书籍中德国波恩大学任地理学教授威廉·马查特在《在保护区的日常生活:平民和军人,中国人和德国人》一文中说“在集市日平均有4000人来赶集,在秋天和中国新年前几周会达到15000人。”

实际上,对于历史上的李村大集,不同时期,不同季节甚至天气情况都会影响集市的人数,而且赶集的人员是流动性的,有来有往,很难统计准确,但我们通过外国人的这些记载,可以看出,他们认真观察和研究了李村大集。

德国人马查特在其文章中还说,“在中国大多数的村庄没有商店,而是由一千多年来,定期举行的集市满足农村地区对产品和服务的基本需求。”他还强调,李村大集是当时青岛德占时期最大的集市,在集市上,农民自己既是出售者也是购买者。崂山的山民有多余的燃材出售,海边居民出售鱼,还有几个当地产的水果,如梨、桃子、杏子、柿子等。

李村大集上销售的商品,《胶澳发展备忘录》也有记载:青岛的商人,从红岛买进当地产的食盐,以3个大钱1斤买进,在李村集市上可卖到5个大钱1斤,获利颇丰。

应该讲,这些外国人对李村大集的记录是真实的,描述了百年前李村大集上销售的商品。而对于中国人而言,这些村镇的集市,绝不仅仅是买卖商品的地方,也有“休闲、娱乐和社交”的功能,或者说,一些人去赶集,或许什么也没有买,就是闲逛,这些情况也是存在的。

对于这一点,德国人马查特也观察到了,并在文章中说,“对于农民而言,除了每年有游行的庙会外,赶集是对他们终年单调农业劳动的唯一娱乐,它不仅满足经济的需要,而且也满足社会的和情感的需要。”

他在文章中还生动地描述了在集市上代换钱币的,代写信的,说书的,卖唱的,说相声的,还有算命先生,甚至还有巡回剧团的地方剧演出等。

集市的形成

对于历史悠久的李村大集,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来看看两位外国人的记录和分析。

德国人余凯思在其著作《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与抵抗》一书中说:“李村在德国占领胶州湾的后期发展成为最大的集贸市场。李村因此发挥着经由沙子口和沧口而至的舶来品——国际和国内商品——的周转地作用。”这位德国人说,沙子口附近有数个天然海港,从这里出发,船只可以直航上海。

余凯思还在书中说,1899年12月30日,胶澳总督发布公告,把李村区(中国农村居民区)与青岛区(中国城市居民区)相互界定开来,李村区由此而形成的农村地区包括274个村子,共计大约13万人。

英国人拉尔夫·A·诺瑞姆在《胶州的行政管理》中说,“胶州的其余部分是由乡村区组成,其中心为李村。市区人口大约7万,乡村人口约9万。”

通过上述德国人余凯思和英国人诺瑞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早在清朝末期或德占时期,李村区人口众多——虽然两个记录数字不同,但在德占时期,李村确实是除市区之外的重要城镇,李村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充当了国内国外商品周转地的功能,又加上当地人口众多,逐渐形成了规模较大的集市。

10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李村大集依然繁华,据说近几年来,集市上出现了一些外国人的身影,这些洋人来青岛,到李村大集上体验当地民俗和购买土特产。

对于外国人对李村大集的记载和分析,你若有新的发现,或有不同的观点,欢迎互动交流。

作者简介:

董兴宝,山东潍坊人,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广东工作6年,曾担任广东清远市政府文化顾问(2014-2018年)。主编出版过《北江茶道》(南方日报出版社2014年出版)、《清远故事》(新华出版社2017年出版)和《中华洞河之道》(广州出版社2018年出版)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