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教育盛典圆桌论坛:教育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看更大的世界做更好的人

2023-12-12 18:58 搜狐教育阅读 (192465) 扫描到手机

由搜狐网、搜狐教育主办的“2023搜狐教育年度盛典”于12月12日在北京举办,本次盛典以“看见更大的世界”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位院士、权威专家、著名作家、知名学校校长、跨界名人等,共同聚焦教育政策、学校教育、体教融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师成长等话题并展开分享,为打造更健康高效的教育模式,重塑良好的教育生态贡献智慧

盛典期间,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北京市特级校长景小霞;北京中学校长,北京市特级校长夏青锋;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总校校长李志伟;人大附中经开学校校长、亦庄新城学校校长王教凯;河北省涿州市高新区学校校长,正高级教师季海峰进行了圆桌论坛“教育回归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讨论。

李志伟表示,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或者创新能力的培养,我想一定要有一个观念,就是人人皆可创新。另外一个,对于不同类型的孩子,我们要给他搭建不同的平台,在中学阶段让孩子发现自己,让他看更大世界,给他提供更多平台和舞台支撑是最重要的。

王教凯认为,我们一直认为教育的价值是让人变得更加美好,从短期来说,人们的美好要靠学习能力,但是从长远来说,人们的美好要靠体力,其实体育非常重要。

景小霞表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对家庭和社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如果出现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和关注,没有进行及时的疏导和引导,这个孩子一生将陷入痛苦的深渊中,不光他自己痛苦,他的家庭将被打入谷底。对社会的贡献根本别提了,个人都不能照顾好个人。所以我们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是全社会和教育人共同的话题,而且是热点问题。

夏青峰认为,孩子创新一定有你意想不到的东西出现,你能不能包容他?一个人有优点就有缺点,我们关注孩子优点的时候能不能包容他的缺点,这是很重要的。思考这些问题,再往前推,从而达到一种好的状态,让孩子生长,这是我们追求的。

季海峰表示,大家都听老师老提一个词叫“职业倦怠”,如何让老师不倦怠呢?就是让老师更爱这个学校、更爱这个教育。那如何让老师更你这个学校呢?就是让老师投入到融入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去。

以下为论坛全文:

主持人:欢迎各位校长的到来,刚才从介绍时候是从季校长开始的,第一轮问题就从王校长开始。王校长,用体育撬动学生活力,是人大附中经开学校的重要一步。请问从“零点体育”到“无限体育”,人开学校如何将体育玩出了新花样,让学生的面貌发生了大的变化?

王教凯:今天整个感觉是搜狐教育特别重视“体教融合”,有几位都谈到了体育和教育,今天在这个话题我谈一下自己的做法。我们一直认为教育的价值是让人变得更加美好,从短期来说,人们的美好要靠学习能力,但是从长远来说,人们的美好要靠体力,其实体育非常重要,我从三个方面给我们的老师做解答。

第一个方面,体育首先是强健身体,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可以提高肺活量,可以增强免疫力等等。

体育还可以强大内心,内心的强大来源于体育的坚持、坚强和坚韧,在坚毅的体育锻炼中不断磨炼自己、强大自己的内心,前面朱教授也讲过很多体育育人的功能,体育可以让一个人勇于挑战自己,赢得比赛,也可以让一个人正确地面对失败,既有团队的意识,又有个人的能力,体育对一个人来说,既能增强他的上进心、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又能增强他内心的美好而强大。

第三个,体育的另外一个功能,刚才宋晓波老师谈到了,她学习很好,一直当学习委员,体育对于强健大脑是有益处的,体育可以让人变得聪明,因为经常锻炼身体,能够使大脑内的海马体变大,使得人更加聪明,能够开启智慧,有的时候也会有这种开窍的感觉。

在我们学校做的“零点体育”试验中,第一个小时学生先上体育课,上完一个小时体育课之后,再安排比方说数学课、语文课,就发现学生更加专注,学生学习能力更加强,解难题能力也增强了,所以体育对人的智力开发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也有大家看过的体育改造大脑,有这样的研究成果,说是在参加体育锻炼之后,比参加体育锻炼之前单词掌握速度能力提升了20%,所以我经常跟学生说三个方面,身体、内心和大脑,在这我也跟大家进行分享。下面我说一下我们学校具体的“零点体育”的做法。

第一,什么叫“零点体育”?我们认为,零是一种突破,零也是一种圆满,老百姓说“一切从零开始”,我们学校说“一天从零点体育开始”。零是一前面一个整数,体育第一,把体育放在文化课之前,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进行体育课,从2017年5月9日发起了“零点体育课”,到现在已经是六年半的时间,可以说我们学校全体学生都受益了,大家可能会问,我们学校有多少学生,我们学校的学生数现在是很大的,超万人,我们学校学生数11000人,这么多学生一级一级学生,六年多的时间都受益,这么多学生家长都对我们学校的“零点体育课”很赞赏。为什么呢?真的是学生变化了,精气神变化了,学习成绩也提升了,这是我们叫“零点体育”的来源。

第二,“零点体育”有哪些内容呢?可以说大家能够想象到的体育课都在我们学校体育课中有所呈现,哪怕是一个汽车轮胎都有多种玩法,抬着的、滚着的、钻的等等,有传统的、有兴味、有竞技的、有拓展的、有球类、操类、拳类等等,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不是平时上的正规的体育课一样,内容少,再一个是多姿多彩,学生有兴趣,愿意上,上着上着有了自主上体育课的意识,对锻炼身体更加有了一种自信。

第三个,我们的一些成果,这些成果一是来源于考试体测,二是来源于学生自身的自信能力的提升,三是来源于别人的评价。我记得今天节目之前,出现了一个宣传片,宣传片出现最后那个人是芬兰驻华教育参赞Mari-Anna2019年3月22日,他到了我们学校,看完我们学校,特别是体育课之后,Mari-Anna这样评价我们学校,他说人大附中经开学校让我闻到了教育的幸福味道,我问他为什么是闻而不是看?他说看可能是形式的,可能是表面的,但是人附中经开学校的孩子们是发自内心是油然而生,是从内向外的幸福,这种幸福的主要体现就是来源于“零点体育”。

还有一个“无限体育”,什么意思呢?就是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学生到了中学之后,我们很难拿出来每天第一个小时上体育课,尤其到了高中,这个时候我们就不限制具体的时间,甚至不限制锻炼的场所,尤其在疫情期间,到处都可以是锻炼的场地,这些不限,但是要限什么呢?要限每天的锻炼时间量,以及每天锻炼的运动量,这样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达到一种无限受益的效果。

谢谢。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王校长,刚才王校长谈到体育,接下来我们再谈谈创新跟创意。我问李校长一个问题。 在中学阶段,您认为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广渠门中学为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是如何设置课程体系,以及进行相关改革的?

李志伟:我觉得这个话题很大,可能短的时间也说不清,我就简单说一说。要说这个话题,可能首先要谈谈怎么理解创新,到底什么是创新?我的感觉创新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就是微改变,在原有基础上的一种优化;另外一个层次应该是我们所说的从无到有的一种创造性的,它应该是跨越式的,应该是大踏步前进的。

基于这样的两个理解,说微改变,我们自我升级是创新,还有一个就是大跨度的发展是创新,我想从学生的角度,或者说从理解的角度,创新就不是某个人,或者是某个群体所独特具有的,从学生的角度,应该说每一个学生,每一个人都是具备创新思维,或者是具备创新能力的,基于这两个理解,第一个就是什么是创新,第二是人人皆可创新。

从学校角度我们做的事情,比如从人人可以创新,人人可以进行微改变、微提升的角度来讲,学校里第一个还是要从课上,要给孩子更多更宽松的环境,上他敢于批判、敢于质疑,让他勇于提出问题;再有一个,我们要给学生情境,现在总讲无情境不课堂,让学生进入到情境当中去,让他去学会解决问题,这是我们从课上鼓励学生,或者是培养学生所谓的创新思维的一些做法。

从课下,微创新是要用他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升级原有他做事的方法,是让他更进行优化,既然让他优化,让他升级他的做法,让他用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他就要到真是情境当中去,我们就让学生走进生活,通过他在生活当中处理一些问题,去解决一些问题,让他学会我如何去优化和升级,同时,我们现在也提供一些项目式学习,包括一些综合实践活动等等,这是从微创新,或者是优化的角度怎么样去培养学生。

至于说从创造的角度,我认为从无到有是非常艰难的过程,因此创造,从无到有未见得是人人都能够真正具备这样的一种能力或者是机会,但是我们仍然相信人人都有创造的思维,如果我们给了他平台,都有可能发生,在这个事情上,从学校的角度,基本上从课程的角度要尽可能丰富地给学生提供课程,让他具有很多多元的选择,在课程丰富性上,让学生看到这些课程,也就是今天这个话题,让他看到更大的世界,从而在看到更大世界过程中可以发现,或者是产生对这个世界某一个点上的兴趣,产生了兴趣之后,我们再升级的时候,可能要提供一些社团,这些社团就是小众,是对某一个领域已经产生兴趣,或者有研究的欲望的,这样的一群志同道合者,我们把他们聚集在一起,让他们社团化的研究和进一步发展,再进一步升级的时候,我们可能就是要运用一些高端平台,比如中学可以跟大学,可以跟一些科研院所,可以跟一些相关的机构合作,把我们孩子送到大学去、送到科研院所去,送到相应的更高端的平台,让孩子们进行更专深的研究。

我是想学校里提供课程,让他发现自己,提供社团,让他能够在志同道合的一群人当中进一步地去成长,提供高一阶的平台,让他成为特长。比如我们学校有一个小孩,他在初中开始参加了全国科创比赛,但是在他进行全国科创比赛过程中,他发现他的研究跟化学是有了很强的相关性,于是他对化学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在他上初二,还没有真正接触化学的时候,我们就把他送到高中老师,送到大学的一些专家教授身边,这个小孩现在就开始去研究化学竞赛相关的领域研究和探索,这个时候他才刚刚初三年级,我们讲这样的孩子将来到大学去,或者有更高的平台,他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或者创新能力的培养,我想一定要有一个观念,就是人人皆可创新。

另外一个,对于不同类型的孩子,我们要给他搭建不同的平台,在中学阶段让孩子发现自己,让他看更大世界,给他提供更多平台和舞台支撑是最重要的,这是我的理解。

主持人:感谢李校长,这个特别有互联网思维,首先第一个平台赋能,第二个还提到了从小处做的更新迭代,之后还要搞兴趣传播跟圈层传播,这个真的是非常具有现代性的教育理念。下面我们要关注另一个问题,就是科学素养的培养。

这个问题要问景校长,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您认为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其综合发展的重要性?中关村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在科学教育方面采取了哪些具有院校特色的教学实践或项目活动?

景小霞:谢谢主持人,这个问题我也特别适合回答,因为我觉得人和人的最大差别是思维方式的差别,思维方式来源于人的认知水平,小学是夯基筑梁,培根筑魂最基础的阶段,我们5个人当中只有我一个人是小学校长,而且我的学校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学校,一会我再给大家介绍,先谈谈为什么我觉得科学教育特别重要。

这个阶段恰恰是,像总书记说的,是培养孩子好奇心、想象力、探究欲最核心的阶段,科学素养决定着人未来生活的质量,科学素养是围绕人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还有他的创新精神,以及坚韧的意志品质等等这些最核心的东西开展孩子的培养。它就会影响我们未来人才的质量。

中关村一小是与共和国以及中国科学院同龄的一所学校,它始建于1949年,地处中关村核心地区人才高地的最最核心的地带,当时是为了科学院,党和国家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在这个地方建立这样一所学校,这所学校本身自己的精神追求就是科学启智、教育立身,这个就反应一小教育人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这所学校在2011年,已经被定为中国科学院早期人才培养基地,它的整个历史沿革和学校特质,就是要围绕着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去探索和培养的。

我们学校也非常重视这项工作,今天我们的主题是“看见更大的世界”,我星期五参加了一个高科技园区,中国教育科学院的研讨会,谈得是“聚生是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变革”,处在这样一个时代,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教育人到底面向未来要做什么?不光我们的学校,我们整个教育和全社会都要思考这个问题。

中关村一小把它不是孤立地看待,而是放在整个教育体系和社会体系中来梳理我们的教育,我们学校的历史,我们的特色,我们的积淀,我们的教师队伍,从课程架构,顶层设计入手,实现学科探究化、课堂多元化,实践探索要更加地与时俱进,在课程设置中、课堂中都要与时俱进,我们的资源要协同发展,要综合利用,教师队伍要专业化。

一小人永葆自己敏感度、敏锐度,特别关注国家关切、社会关注、教育人关心的热点话题,在学校孩子们的探究实践活动中,我们往往采取项目式的方式来进行开展,像我们坚持了20年的科技节,去年的时候,我们关注的是国家载人航天立项30周年,我们就把它定为“航天之梦”这样的科学主题开展一系列的项目活动,让全员参与,面对不同的层级孩子需求设计不同内容,孩子们最喜欢这个节日,今年围绕着二十大习总书记提出来“开发海洋资源,建设海洋强国”,我们今年就变成了“海洋之梦”,孩子们围绕着这个会有面向全体的,全员参与的花车巡游,有集体项目、个人项目,还有99个挑战小屋,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全员参与进去,更让孩子在活动中能够爱科学,让他们有科学家一样的思维,让他们长大以后能够把乐趣变成兴趣,兴趣变成志趣,把志趣变成将来的职业方向和职业素养,真正为社会输送更加合格的、符合时代需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科学教育的路上,我们永远在探索中,希望我们互相启发,互相撬动,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谢谢。

主持人:我们要立足社会实践,面向社会前进的方向,永远跟上社会最新的潮流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更新的学习环境,这样对整体的科学素养的促进是勇立潮头的状态。夏校长,北京中学致力于营造“致中和”的教育生态,让学生创造性成长。请问这一理念的核心是什么,以及学校是如何构建和维护这样一种平衡和谐的教育生态的?

夏青峰:大家好,我们现在教育特别希望培养创造性人才,孩子将来要成为这样一个创造性人才,他现在的生活就应该是创造性的。他的生活要具有一定创造性的特征,他的成长要具有一点创造性的特征。所以我们就说让学生创造性成长,要让学生创造性成长,人人皆可创新,皆可创造,陶行知老先生说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其实每个人都有创新创造的潜能,有学者说创造可以分成几种层次,有微创造,小创造,职业创造和大创造。对于我们中小学来说,我们尽可能想方设法地让孩子们多从事一点这种微创造和小创造。多经常从事这样一种微创造,小创造,实际上他的生活就充满了创造性的特征。

校园中如何才能形成好的状态呢,关键是一种校园的生态,这样一种校园的生态能不能激发孩子的创新的东西出来。所以我特别喜欢中国一句古话叫“致中和,天地未焉,万物育焉。”“未”讲究的是秩序,育讲究的是能量。我经常想如果在我的校园里,每个人包括老师学生,都能“育”,充满着能量,向上生长,自我的生长,同时又是万物未焉,很有秩序,万世万物都能够各就其位,都能够各得其所,那是特别好的。所以我就想,无论是我的班级,无论是我的校园,包括我的家庭,能不能想方设法的达到这样一种“致中和”的状态。如果达到了可能就是一个理想的境界,怎样达到呢,其实影响的因素很多的。对于我们来说我想首先能不能改变我自己的思维方式,我们学校在做任何一项工作的时候,三句话:第一句话是整体的思维,推进任何一项工作的时候能不能多想一点,全面一点,系统一点,能不能真正的反思一下德智体美劳在我这个学期,到底有没有得到全面和谐的培养,包括个体的全面性,而且人是多样性的等等,这里面想的因素很多,就不展开说了,就是整体的思维。

第二个,就是平衡的智慧。因为我们毕竟处在这个教育生态下,我们既不能没有理想,只关注现实也不能只有现实没有理想,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实际上是我们特别特别在意的。包括孩子太多的平衡的,开展很多活动,理想状态能够促进学习,但是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有时候也影响学习,这中间有很多需要平衡的东西,就是平衡的智慧。

包括包容的品格,孩子创新一定有你意想不到的东西出现,你能不能包容他,一个人有优点,他是锯齿形理论,有优点就有缺点,不可能人人是平的。这种锯齿形的机状,我们关注孩子优点的时候能不能包容孩子的缺点这是很重要的。把这些问题去思考,往前推,达到一种好的状态,让孩子生长,这就是我们追求的。

主持人:感谢夏老师。接下来我们还是围绕着学校文化的建设,问季校长,河北省涿州市高新区学校的校长一个问题。季校长,涿州市高新区学校一直围绕“三层次幸福教育”开展学校文化建设,以文化人,请您分享一些学校文化建设方面的做法?

季海峰:大家好,在讲学校文化,以文化人之前我先跟大家讲一个故事。我们学校两个老师约架的事,有一天我们的副校长风风火火找到我,说校长你快去看看吧,咱们学校有两个女老师要约架而且给家属打了电话,因为我们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这两位老师的子女都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孩子发生矛盾了,两个家长护子心切,互相指责,又给家属打了电话。我就对副校长说,我说你去把那两个老师叫到一起,你就说校长知道这件事了很生气,校长让你们两个去幸福门下面壁思过,后来这个事就没了。

我们都知道学校的管理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的管理是人治,校长一个人说了算。更高层次的管理是法治,就是用制度来管理学校。最高层次的管理是文治,就是用学校文化来管理学校,以文化人。我们学校的办学思想是三层次,幸福教育,成就师生的高雅幸福人生。我们将师生的幸福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次的幸福是归属感,也就是团队建设。我们教育学生爱家爱校,爱党爱国是这其中的重要部分。更高层次的幸福是最终感,也就是自尊自强,就是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增长本领。最高层次的幸福是成就感,就是自我实现,就是教育孩子增长本领以后将来报效祖国,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围绕上面三个层次的幸福,这是咱们的文化的上层设计。围绕着顶层设计,下面还有精神文化的四大体系,还有落地实施的五大文化。时间的关系我就这五大文化中的行为文化下属的仪式文化给大家分享三个小例子。

在我们学校有一座幸福门,幸福门是我校师生入校教育的地方,幸福门有一个影壁,影壁上面刻的是“幸福箴言,高新底线(音)”,内容就是教育师生要珍惜教育之源,牢记教育之志。刚才我举的小例子里两个老师他们都走过幸福门都在幸福箴言下进行过宣誓,我说让他们去面壁,在提示他们要珍惜教育之源,所以后来就没有事了。

另外,我们学生入校教育的时候,中学生走进幸福门以后,从右侧出来,右侧有用中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在诠释幸福教育。小学生从左侧出来,是用小学生能懂的语言诠释幸福教育。在我们学校还有一座报晖门,报得三春晖的晖。是毕业典礼的地方。我们学校的毕业典礼有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理想教育,我们在铸梦幸福的门牌下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教育孩子毕业以后将个人梦和中国梦有机结合。

我们第二个教育的主题是感恩教育,报晖宝贵就是感恩的意思。在报晖门下有块石碑,石碑上面刻的是回首四问。我们教育学生毕业以后要时刻自省自问自己四个问题,教育孩子要牢记党恩不忘本,将来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个教育主题是挫折教育。走出幸福门以后是我们修的一条幸福之路,这条幸福之路高低起伏,而且是弯曲的。我们就通过让孩子们走这个路告诉孩子们未来的人生之路一定不是笔直的,一定不是平坦的,在这个幸福路上还有四块地图和三块浮雕。四块地图分别是涿州、河北,中国,世界。三块浮雕分别寓意三层次的幸福,教育孩子们就是坚持幸福教育理念毕业以后,从涿州走向世界,百折不挠。最大程度的实现自身价值,甚至将来为全人类的幸福作出贡献。

在我们学校还有一个小品,叫“爱心芽”,每年开学典礼的时候我们都要让家长给爱心芽浇三壶水,形状是打开的书卷,长出茁壮的内芽。浇什么水呢,开水,脏水和山泉水。有的家长不懂教育规律还是自以为是的教育学生,他们以为给学生浇的是山泉水,实际上浇的是开水。倒出来的时候人的眼睛差不多,只有把孩子烫伤了才发现,但这时候已经晚了。

还有一部分家长对学校对孩子苛求太多,当学校和孩子有一点不足的时候,家长就满腹牢骚,甚至恶语相向。我们通过倒到水这个环节教育家长对于孩子和学校要理解要包容,当孩子和学校有不足的时候,我们不要给他泼脏水,我们要想办法去帮助去建设它去完善它,让孩子变得更优秀,让学校变得更美好。

总的来说我们学校的文化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了文化体系。刚才演讲的王欢校长到我们学校也去过,进行过交流。现在学校文化在我们学校已经初步展示了以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作用,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季校长,季校长提醒了我们人生当中很大的一部分是仪式,因为人就是通过一个一个仪式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确定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在学校中也需要这样充满教育意义的一个一个小仪式来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下面进入自由问答环节,请各位小自由发言,我们谈三个话题课间休息,心理健康和教师发展。我们先来谈课间休息,近期,“课间10分钟”引发广泛关注,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校要确保学生课间的正常活动。请各位校长分享,您所在的学校如何开展课间活动?课间活动可以是多种形式的,也可以是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的,请各位老师分享一下,谢谢。

夏青峰:课间10分钟的课间还是大课间。

主持人:10分钟的课间。

夏青峰:10分钟的课间没什么好说的,因为这就是正常一个教育规律,我想咱们在座的学校应该不存在这样一些问题,而且不能设计什么活动,下课了,关键是让孩子出来走走,上上厕所,喝喝水,这个再设计活动更麻烦了。我觉得就是自然的放松,我们要督促的是老师正常下课,孩子引导一下下课的时候别再坐着做作业了,活动活动,其实没有什么,再设计什么活动就不太好了。但是为什么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我们作为教育者一定要反思,肯定是我们要努力做好,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其实我们也呼吁社会要有一些宽容和支持,我所说的宽容毕竟是你在家两个大人带一个小孩有可能会摔一跤,四个大人带一个小孩有可能会摔一跤。在学校几个老师带那么多孩子,有可能在下课的时候,人那么多,稍微一走一摔倒,你别把学校穷追不舍,穷追不舍弄的老师就不敢放手了,校长就不敢放手,不敢放手最大的方便就是关在里面别出来。如果大家都宽容一点学校也给自己提更高的要求,不能这么做。

第二个支持,原来我们小时候,反正是平房一下课出来就是一片场地,到处跑,现在孩子一下课出来就是走廊。那么多学生在走廊上其实,所以我特别呼吁,如果校园建筑设计者们能不能多支持一点校园设计,把走廊设计的标准能不能宽一点,因为现在跟原来真的不一样,尽量的把走廊设计的宽一点,让孩子出来多活动一点。

主持人:感谢夏老师,夏老师提了很多中肯的建议。以后各个学校在盖新教学楼的时候也可以参考夏校长的建议。

王教凯:我是特别赞成夏校长刚才讲的。因为我不希望太扩大,太过度的关注这件事情,让老师安排这项工作。我想课间休息,从这四个字来说我们学校就两个观念,第一个观念课间必须休息,课间有拖堂的老师我们可以定义他为教学事故,拖堂分不种情况,有的可能学生求着他拖,你再讲一点吧,讲完了吧。有些是老师自己拖,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做工作。第二个方面,课间要欢动起来,这种欢动不是说给学生什么任务,我觉得就是两个方面,第一做点准备工作,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品的准备,喝喝水,如个厕。第一个,走一走,远望一下,放松一下眼睛,或者是交交友跟同学聊聊天,最多是跳跳绳,还有排一排。我们基本上是这样比较正常的,而不是说非要课间安排什么科技,什么绘画,或者下棋,或者游戏,我们不太赞成这个。刚才夏校长讲的,其实学校空间比较小,那么多学生,我们希望课间就让学生动一动,走一走,身体是一个调整。

主持人:感谢王校长,刚才各位校长的发言基本上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课间10分钟回归休息的本质,课间的时候让学生放松一下身心,也让他们整体的精神面貌得到新的焕发,更有利与下一节课投入新的学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请各位校长谈谈,学校在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方面有哪些经验?

李志伟:我简单说一说,因为对心理健康工作应该说从疫情之后,我们是非常重视的。实事求是的讲,我们现在不能回避一个现实,就是我们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真的较过去相比,应该说呈现出了非常严峻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学生心理问题,就是心理问题的学生数量上在增加,而且从年龄上来讲更小了,更低龄的孩子也会发生这样的问题。我们也看了相关的数据,特别是疫情之后可能类似的问题在中小学阶段发生的也比较频繁。所以大家现在应该说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我觉得重视它是个好事。那从学校的角度我们做了这么几件事:

第一,人的建设。就是学校的心理老师配足配齐,从专业的角度要能解决一些浅层次的问题。

再有一个就是学生,我们现在有学生心理委员,过去我们说体育委员等等,现在每个班都有心理委员,这些心理委员一定意义上就是心理老师对他们进行培训,他也成为心理志愿者在班级发挥作用。还有一个专家,他们要给学校相应的支撑和服务。这是从人的角度。

有了人其实更重要的就是要课程化,在学校里最重要的无论做什么事最重要的载体就是课程。所以我们心理相关的,无论是心理活动还是常态的一些课程,都把它系统的进行整体的建构。不同学段不同程度的问题都有相应的课程予以支撑。比如说孩子们常见的可能是因为关系处理的不太好,这可能相应的课程就是专门针对关系。比如说考试焦虑,可能要通过脑科学的角度,要去解决他相应的考试学习的问题等等。

第三个,我觉得是资源,总感觉专业资源稀缺,现在也总在倡导“校+社”的协同,我们现在是学校主动的向外寻求拓展。我们跟儿童医院要有学校各医院的联动,我们跟中科院心理所,跟清华的彭凯平教授,北师大也有专家团队的支撑。总体来讲学生心理问题要高度重视,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我们呼吁家庭,不是甩锅,我们现在总说很多学生的问题根源在家庭,形成在社会,反映在学校。我们学校能做的事情,能做的不多,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当学生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家庭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家校配合把这个事情进行很好的处理和解决。

主持人:好的,再请景校长谈一谈。

景小霞:这是现在社会比较关注和比较热点的问题。的确一个健康的孩子,尤其是身心健康的孩子对一个家庭和社会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都知道身心健康是一个人未来生活的最基础的基础。在身心健康这两项中我觉得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还要重要。因为我们身体如果有残疾,有一点点问题我们还有身残志坚这一说。可是心理如果出现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和关注,没有进行及时的疏导和引导,这个孩子一生将陷入痛苦的深渊中,不光他自己痛苦,他的家庭全部打入谷底。对社会的贡献根本别提了,个人都不能照顾好个人。所以我们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全社会和教育人共同的话题,而且是热点问题,这是应该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学校做的,刚才李校长从那三个维度,我们所能做的第一要面向全体我们能做些什么,面向全体我们要在学校里,我们设立了阳光心语的课程。还有我们每年都会有一个月是孩子们的心理节,心理月。我们学校心理月的时候,我们学校的心理航程拓展学院给孩子们做的旅行护照,馈源(音)心理活动月的专门的小册子。这个小册子这一个月学校是专门有设计的,我们的航程理念是生活的旅程心态,要让孩子们,在追求结果和感受过程中寻找平衡。还有交往的旅程心态,因为孩子现在独生子女多,不会交往,互相竞争和同行互助,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做好。在这里头我们会设计一些活动内容,比如说我们要聆听一个故事,完成一次体验,结交一个朋友,找到一份力量。这里头整个活动学校是有整体的架构和设计的,这个过程很扎实,到最后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个大的节日,全员参与。比如说我们讲聆听一个故事,全班的孩子要寻找,我们到底我们班要给全校同学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谁的故事。达成共识,实际上也项目化了。

再有一次体验,我们有漂流瓶活动,孩子们在漂流瓶中抽出一封信,结交一个自己并不是的朋友,看到他给写的信以后,自己到可以回信的地方给他回一封信,然后我们有评价卡。孩子得到以后将来可以成为永久的朋友。

再有就是我们要找到一份力量,就是这份力量我们要树立一个自己也是群体中要找一个我们可以学习的榜样,讲给别人听,在这样的过程中大家获取成长的力量。

心理护航这个过程,从学校我们会有一些针对性的设计这是针对全体的。

还有针对不同年级的孩子我们也有不同的,像平稳度过一年级,一年级的孩子会面对很多的挑战和困惑,学校如何给予他在第一天第一周第一学期,甚至第一学年,我们给予他哪些能力,如何让孩子焦虑破解,归属感获得,有安全感,健康的成长。毕业生,五六年级的有毕业课程,中年级有如何交友如何树规矩。

我们还有针对家长群体,教师群体,如何让孩子能够有成长的被呵护的护航。如何让老师赋能,如何让我们的家长施压,这里头都需要学校整体的架构设计,借助各种资源去破解这个问题。特别是现在让学校困扰的就是随班就读的问题,我们必须有一颗尊重、关怀个性发展孩子的一颗悲天悯人之心。但是现在的教育已经入学时不要甄别了,网上报,疫情三年我们也不见学生。但是真的有些孩子来的时候是带有疾病的,这种疾病比如说行为习惯的问题,情绪的问题,对整个班级困扰非常大。这时候我们借助专业的机构,老师先是甄别发现干扰沟通不行,我们借助专业的机构帮助我们鉴别跟踪,孩子是不是真的有问题,建议给家长,家长配合。有个别家长甩包根本不负责任,不管,什么都不管,学校没有办法,我们就用影子教室。就是专给他配了一个心理的辅导老师,学校花钱,但是那是严重干扰了学校的秩序,孩子非常可怜,可是这又能走多远呢。所以我们呼吁社会关心关注学校随班就读的这些儿童,我们是普通教育,不是特殊学校,让老师有力量来面对这样的困难,因为我们是普通师范毕业,不是特教教师。可是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呈现的非常严重影响学校。所以盼望着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这样的困扰能够得到破解,谢谢。

主持人: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很少接触心理方面的课程,通过刚才各位校长的介绍,我们已经看到了在教育方面我们的一些进步,以及我们对于心理健康的一些关注,相信我们关注到了相关的问题,在各方的努力下一定会得到解决。

接下来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对教师发展的问题,向季校长来提问,请您分享一下学校是如何鼓励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打造高水平教师团队的,请您分享一下。

季海峰:大家好!大家都知道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我们学校比较特殊,我们学校是一个新建学校,我们学校的教师平均年龄是30.6岁,大部分都是90后、00后,琐细学校一直把教师的培养作为重要的工作之一。我们学校实施了三层次幸福教育,我们的教研也是三层次幸福教研模式,我们第一步就是增强教师的归属感,让教师更爱学校,更爱教育。大家都听老师老提一个词叫“职业倦怠”,如果让老师不倦怠呢,就是让老师更爱这个学校,更爱这个教育。那如何让老师更爱这个学校呢,就是让老师投入到融入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去。我常常和我们学校的老师讲,我说咱们学校是政府投资三个多亿建造的河北省最高标准的学校。刚才曹校长他们讲到课间的问题,提议要增大楼道里的宽度。咱们教育部的前司长(王建华)司长到我们学校去,他说我们学校的楼道是他见过的最宽的楼道。学校占地100多亩,硬件设施非常好。我就跟老师们讲,我说咱们学校是政府投三个多亿建的,有可能过二三十年就把这个学校拆了吗,那是不可能的。过了三十年以后,当你领着你的孙子从这个学校门口过的时候,你就会对你孙子说,你说孩子你听这个学校里唱的校歌是你爷爷当年编的,唱的校赋是你爷爷编的,老师的成就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是给多少钱也换不来的。

我们学校所有的校歌校赋的谱曲、撰写,还有学校的校徽、校花,校树,吉祥物等等,这些形象设计寓意,以及我们学校四个花园,四个亭子,四个书吧,24条长廊都是老师们建设的,上面都标注了老师们的名字。而且最为关键的是,也是最让我欣慰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心已经牢牢的像他们的作品和名字一样已经跟学校融为了一体。谁要说这个学校不好这个老师他就先不间了,校赋是我写的,那是我的学校。所以说这个老师更爱这个学校,他就没有职业倦怠,或者更少职业倦怠,就会发自内心的努力提升自己。这是我们做的第一个方面的工作。

第二个方面,增强教师的尊重感,让教师更有本领,我们常跟老师们讲,如何让培养尊重你,让别人尊敬你,首先你得自尊。没有自尊就没有他尊,如何自尊,你得提升自己的品质,师德品质等等各个方面。你有了好的品德人们就尊重你吗,你还要有本领。所以我们通过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做两方面的工作。第1指导方法,我们指导年轻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论文写作,课题研究,主题研究等等这些来提升教师的素质,这是一方面。第2个方面我们给老师搭建舞台,老师学到本领以后你得给他展示的机会。我们学校每个学会都会有针对性的组织老师们开展各种比赛和竞赛,在这个过程中让老师们充分的展示自己所学的本领。这是我们做的第二个方面的工作。

第三个方面的工作,就是增强教师的成就感,让教师更有期待。首先我们让老师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来的成功和幸福,让幸福感爆膨。我们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老师们在近期取得过哪些成功,并且通过学校的各种平台给老师们进行宣传。这种成功的荣誉,幸福的东西,多一个人分享就翻了一倍翻了几倍,这是我们做的第一方面的工作。第2,我们帮助这些年轻教师做职业规划,让这些年轻教师对职业生涯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这个老师他能够知道将来他在什么地方发力,从哪个地方找突破。将来可能会收获怎么样的幸福和成功,这样这个老师一直对未来触手可及的期待和职业成长的幸福,所以他的职业成长的动力会更加长久。

在我们学校我们尽量的给老师们营造老师们在这个学校里有归属感,这是我的学校,更爱这个学校。在这个学校里成长有人教,施展有平台,对未来有期待,这样老师的专业成长就会更加顺利,动力也更加持久。

主持人: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季校长。本场论坛的最后邀请各位校长用一句话寄语一下未来的中小学教育,从王校长开始。

王教凯:看见更大的世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李志伟:做最好的教育,育最精彩的人生。

景小霞:做最好的我,我们学校的核心价值取向就是做最好的我。

夏青峰:世界因我更美好。

季海峰:看见更大的世界,让未来的教师和学生更加幸福。

主持人:也感谢非常优秀的校长们对第一场圆桌论坛的陪伴,请校长们台下就坐,掌声感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