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洄之路:谛观人生的向前——读房建武新诗集《麦粒集》

2024-07-26 10:09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42386) 扫描到手机

□霰忠欣

《麦粒集》可以视作一部带有时代特征的心灵传记,房建武以种下麦子的行动作为生命循环的隐喻,唤起了对故乡的追忆。麦子的播种不仅是农耕文化的再现,更是对生命起源和自然循环的深刻体悟,麦粒承载着生长的希望和对丰收的期待,这些缓缓淡去的画面,逐渐在诗人的心中清晰起来,溯洄之路上,达到谛观人生的向前的境界。

《麦粒集》共有五辑,分别是“致母亲、“集麦粒”、“遇人间”、“观海潮”、“上春山”,房建武以自叙传的方式,将己身置于外在世界的变迁之下,书写着内在生命的甘苦,当诗人伫立于时间之前,在时间之后,从诗歌自身的生长中,他也见证了自我生命的发生与发展。

“致母亲”便是开端。遥望那条母亲河,母亲的形象在这部诗集中被赋予了生长的痕迹,仿佛大地之母,不仅是生命的创造者,也是房建武情感汇集的泉源。母亲的爱不仅滋养着生命的成长,也成为心中永恒的回声,包含着对生命延续和传承的理解。回到《慢时光》,来路也在譬喻中抵达往日时空。“一只七星瓢虫从眼前飞过/复活了/所有关于土地的记忆”,若是停留于生命的记忆足够蓬勃、丰满,“七星瓢虫”也可燎原,瓢虫带给我们脆弱而渺小的感知,但此刻,它是清晰而唯一的钥匙,更如火把般,随时将记忆点燃,这些随处闪现的意象是被岁月淬炼的金子,隐没泥沙,却坚硬无比。

莎士比亚写到“当四十个冬天围攻你的容颜”,“集麦粒”中,房建武用五月、冬天、夏天、晨曦、夕阳,所有具有永恒象征的时间刻度来书写麦田,诗人也在此找到了灵魂。从麦苗到锋芒毕露的麦穗,从薄雾中的麦浪到金黄的麦芒,诗人和耕牛、铧犁、镰刀、磨盘一样,像是从土地长出来的麦子,他在诞生生命的故土,见证了灵魂的播种。当灵魂摆脱了肉体的重枷,想象也只是语言的驱动。所以,诗人不仅将童年的影子留在故乡,也成为行走的麦子。故乡的一切也不再是静止的,它存在于炊烟、海天相接的地方,也存在于见证收获的任何地方,从情感的角度来说,诗人不止实现了回归。

诗集中的途迹,是房建武对生命的体悟。去海边之前,他坦白了在“人间”寻觅到的“下坠之物”,这种途迹,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也是对自我重塑的渴望,体现了对生命存在意义的不断追求和探索,对过去的告别中,蕴含着对未来的探索和期待。

《悬挂或下坠之物》中,诗人写到,“秋天应该更喜欢那些有分量的物事/比如内敛的石榴,是的,一言不发”,城市中,“石榴”是少见的,在喧嚣而匆忙的城市表层,诗人捕捉着与土地相关的符号,并且将其视作时间酝酿的果实,这些沉甸甸之物,能够使浮萍般的生命获得力量,即便它们往往以沉默的姿态呈现,无论是向日葵、丹顶鹤、雪,或是旋转的落叶,在“每一道清晰的脉络里/都有血液汩汩流动的声音”,也正是如此,诗人接受遗忘,因为这已然成为构筑血肉之躯的部分,坦然面对遗忘,也是放下,是面对更为久远的逝去的豁达。

诗人决意行走时,在“观海潮”中,也在开启另一道门。“双脚扎根在泥水里/谛听大地的脉搏/眼睛挂在云端上/辨别风的方向”,“寒风刺骨的季节”,诗中所写的正是渴望表达的挚爱,作为独立意象的“天鹅”,带回了旧梦中遥远的温暖,从西伯利亚,以及命运的四面八方。《独自徘徊在冰冷的海岸》中,“在这冰冷的海岸/在秦皇东巡的故里/我用另一只眼睛/记录你涅槃的姿态”,在此之前,“天鹅”必须“逆风展翅五千里”,经历黎明之前的至暗时刻,关于意象的自我投射已经通达里尔克的《天鹅》,“这死亡,再也不立足于/我们朝夕站立的地面”,当诗歌穿行而过死亡的极点,“它无限恬静安稳”之时,剩下的便是灵魂的舞蹈,倘若这样的譬喻成为象征,那便足以不朽。

这部诗集中,自然不仅是背景,更是诗人情感和思想的载体。风的肆意穿行,象征着自然力量的自由和无拘无束,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和赞美。诗人通过面壁大山,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只有面对内心的大山,才能真正体验到空山无人的宁静和超脱。这种面壁,是对自我认知的深化,也是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整体来看,《麦粒集》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房建武对生命、自然和存在的深入思考,这部诗集是一曲生命之歌,也是对无常人间的反思。诗集以麦粒作为主题,通过麦粒的生长、收获和再播种,展现了生命的无常和变化。每一颗麦粒都是生命的缩影,承载着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通过麦粒的集聚,房建武表达了对生命多样性和丰富性的赞美,也体现了对人间的深刻感悟。这部诗集并不在于追寻创作火焰的明媚,而在于他所感知到的生命价值已经在此刻发生质变,当诗人走向大山,对于幸与不幸,对于得到与失去,这些难以避免的事物的释然,就人类共通的情感而言,则会唤醒我们对于生命真谛的思考,在共鸣中走向对于自我的探索,这应是创造内在命运的开端。

作者简介:

霰忠欣,中国海洋大学文学博士,山东省评论家协会会员,春泥诗社市南分社秘书长。曾在《诗刊》 《星星》 《青年文学》 《山东文学》 《青岛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长江丛刊》 《西部学刊》 《解放日报》 《青岛日报》等杂志报刊发表诗歌及评论文章。